一、自律与他律
1、先为学生解难题,再回头来谈教育
2、我在flomo中记录过很多次起床后的「悔意」,但是没办法,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没有用——人生第一次碰到这样事情:自律和意志力仿佛失效了。
3、寄给校友的爱心书卡让其心中盛满温情
4、民办高职扎堆升本扎疼公办高职初心
5、每个人从自幼年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勤奋读书学习和思考乃至终身学习,培养出一种有着崇高信仰并奋斗不息的自律精神,就能实现“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伟大的理想”。薛定谔在其名著《生命是什么?》提出: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产生熵……即死亡。要摆脱死亡,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里不断地汲取负熵……有机体就是赖负熵为生的。那么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先进组织,必然要从严以律己的自律精神着手。
6、第二天早晨6点醒来之后,我洗漱完毕,完成30分钟的运动,在7:15之前坐在书桌前,写这篇文章。全神贯注,思绪流畅,我看了一下时间,写到这里其实只花了不到30分钟的时间,已经写了接近1400字——全然心流的状态。身处这种状态,是非常幸福的感觉,当然,也是非常高效的。
7、再小的品牌,也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私域流量」
8、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9、让负责的精神照耀着每一位学生
10、自律和他律辩论词。自律:(辩论词)自律讲究的是自己能管好自己,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里,一定要具备一种自律能力。这样在某些情况下,人才能“出淤泥而不染”。目前,法律是日益在完善,可犯罪的人依然不见减少,其原因是不言自喻。所以说,自律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个人有很高的自律能力,那国家的各种机器将不需存在,人人都将和平相处。反之,即使是在严格的法律监督下,人们也将是我行我素。因此,自律重于他律。他律:(辩论词)他律讲究的是他人管理自己的纪律性,他人管的一定比我们自己管理的纪律性一定好,所以他律胜于自律,他律高于一切!对方
11、是啊,我也想啊,但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材,我不得不把运动坚持下去。
12、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13、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设置多个闹钟,强行把自己叫醒,无论前晚几点睡觉。也尝试过前一天晚上睡得更早一些,第二天早晨自然醒。但这些方法,无一例外不成功。强行叫醒自己,只能坚持两三天,而且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不够,第二天早晨勉强起床,头脑昏昏,早晨写作没状态,白天工作昏昏欲睡。不设置闹钟自然醒,往往会睡到7点甚至7点半。
14、只想让你心安神定优雅应变
15、对于人来说,目前我们的舆论热点聚焦在反腐与倡廉,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分。但大体来讲,反腐重在“反”,是强制性的,只要有人敢于“腐”,就一定要通过法定途径让其付出代价;倡廉重在“倡",提倡党员干部要廉洁,但廉洁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坦率的讲,在目前的社会客观环境中,廉洁与不廉洁之间,并没有鲜明的分界线。
16、标准答案式教育不容羊和船长考题?
17、注意:(自律),是来(帮助)我们的,而不是来(限制)我们的,一个懂得良好地运用(自律)的帮助的人,才更容易成功当然,我们不是说(他律)不重要,恰恰相反,我们一开头就强调了:(他律)很重要,但是,有比(他律)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律)——只有(自律),才真正无时无刻伴随着我们,帮助着我们
18、所谓自律,即是指自我约束;而他律,则为接受他人约束。在社会中生存,一方面需要遵守自我道德意识、价值观、人生原则上的约束,另一方面也要受到社会规范的制衡,两方面缺一不可。一旦缺少其中的一点,就很可能造成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19、发令禁老师晒旅游是教育部门高级“自黑”
20、(本文为刘文明老师原创投稿)
二、自律与他律的区别
1、自律:你难到还是小孩吗?还需别人来管你,?答案否.他律:没有他律哪来自律,在自制力差的人很需要他律..
2、把公平公正公开落在每个细节
3、我一直认为,自律是建立内心秩序的绝佳方式,是普通人摆脱琐碎,靠近梦想的阶梯。但自律也一定不是靠「毅力」去苦苦坚持,也不仅仅是持续重复地去做一些事情,而是要围绕着自己某个要奉行终身的大目标来进行。我跑步是我想要获得健康的身体,这是我完成其他目标的前提,我可以每日写作也是因为有写作这个终身职业在引导支撑。
4、1949年之后,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需要,传统文化和旧有的价值体系在历次运动冲击下被彻底打倒,从那个时候开始,最大的社会危机就是旧有的一套被打倒,但却一直没有建立新的一套系统去承接,时至今日,种种社会负面乱象归根结底来源自缺乏信仰,缺乏全社会共同认可、遵守的价值体系。
5、协同育人:一起来更精彩
6、艺术的自律性是是他律性(它性、外部性、社会性)对举的,艺术生活永远是以人工性为住的创造生活,艺术家必须遵循艺术的内部规律。但是我们也要避免轻视科学技术,把技术手段放在艺术自律性外的倾向现,在科技是艺术创作的有力辅助,它可以成为自律性有个住成不分,关于现代的技术手段的介入,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已在工具作用、间接终合、捕捉机遇、替代性体验放面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四大类。
7、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成人和孩子,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才可能做到专注,对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就显得特别缺乏耐心,特别没有毅力。
8、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
9、让理性平和之光照耀大学生
10、总之,源自东方文化的自律,偏向于克己复礼实现约束下的真自由,实现理性反思后的知行合乃至崇高信仰的价值追求;而近代西方新教伦理所崇尚的“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为最低原则,是为获得更大的自利导向而自律——延迟享受、承担有限责任,为着更大的利益——实现卓越而自律。人的社会性却决定了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关系。
11、就这样追逐着夏天的落日,踏碎了冬日的冰雪。春夏秋冬,脚不停歇。
12、跟辉哥以及13000+辉友一起
13、请问你还在“混”大学吗?
14、这里也是通过他律和外部的监督约束来促使自己更好地把读书坚持下去。
15、“郭美美”事件,正是缺少他律完全靠自律才闹出这样的情况,正是由于媒体监督、公共舆论的压力,红十字会才做出整改,建立网上资金查询平台来让大家监督,类似的例子还有官员工资公开化、网络曝光监督(这类例子网上多的是)等等,从而说明廉政建设靠他律更可靠
16、一位高职老师的2018新年贺词
17、“势利眼”大学办不成世界一流
18、他律最重要是通过制度、法律来强制进行约束。中国传统社会特别重视这方面制度建设。从秦汉一直到明清以降,历朝历代都设置专司监察的机构,并且从唐宋起,历代均设谏官,汉唐以后谏官有一项特权,叫“风闻奏事”。我们现在如果对组织、个人进行举报,基本上都要求实名,并且要有真凭实据,不能捕风捉影不能捏造,否则会被扣上诬陷的罪名。在古代,谏官则单凭风闻就可弹劾奏事,不需要实名,也不需要真凭实据,听说某人某事可能有问题,就可以提出质疑进行举报,所举报的具体事情由有司核实,但无论是否属实,谏官不必承担任何责任,毫无疑问这是加强他律监察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也是一种变相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
19、偶尔听到一位同事说,某平台开展了一个走路打卡奖惩计划。规则是按2000步、5000步、12000步每天定量以每天2元、5元等价格进行购买。如果你某天的步数多于或少于购买定额,平台就会给你数角、数元的奖励或惩罚。这位本来不爱运动的同事果断下手,买了5000步之后,每天都会坚持散步超过5000步,她不仅把成本稳稳地拿回来,还可赚几毛钱的小利。同事说,要不是有这个分明的奖惩机制在“逼”自己,她才不会坚持得这么好。在她看来,“逼”的他律机制比自己的自觉的自律机制靠谱太多了。
20、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这是最佳的学习模式,其实也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如果完全自律,对人的要求较高。如果完全他律,又丧失了活力和个性化。未来教育方面还会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个领域目前的服务还是过于粗糙,还需要更加细致到每个人的具体需要。
三、自律与他律作文800字
1、辩论开始,首先正方一辩王邦基进行观点阐述:“自律是人进步的保证,也是大成就者所共有之特点。我们坚信自律是因,他律只是帮助自律的手段。”他慷慨陈词,但反方一辩朱力欣并没有被他打乱节奏。他用自己一贯不慌不忙的节奏进行观点阐述,他把‘自律’比作德治,‘他律’比作法治。他反问:“没有法律的约束,光靠德治能管理好国家吗?每个人总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因此我方并不否定自律重要,只是我方认为他律更重要。”
2、汉《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3、愿每一个孩子厚德载物!
4、最后,送给大家一句鸡汤的话吧。
5、我们从有感知的孩童时期开始,就会听到家长、师长及各位长辈的种种约束甚至教训声:“不能这样……不要那样……”。以至于一旦到了青春期,绝大多数青少年就开始叛逆:不让我这样我偏这样,让我那样我偏不那样。会想尽一切办法和方式冲破家长、师长乃至学校和社会给自己设置的各种规定和“牢笼”,以显示自我生命主体的活力和存在感。终于有一天长大了,才恍然觉悟到这些约束和“枷锁”,正是长辈们呵护自己成长的他律。
6、但话是这么说,今天各类学校的管理,还是纷纷模仿衡水模式,就是近乎于军事化管理,一切都是规定动作,把他律演绎到极致。
7、后来我想着既然花钱了,可不能把读书的事情给耽搁了,所以就参加了读书会组织的「扶一把」计划。
8、德育教育中的自律和他律的定义是什么
9、所以说,自律的前提,是全社会建立共同认可的文化、价值体系,我们可以在一夜间建造一栋楼房,可以在一夜间挖平一座高山,但我们绝无可能凭空、人为地建立起一整套文化、价值体系,并且将这个价值体系根植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融入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毛孔。十八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为了从理论层面解决这一问题,效果如何,时间会给出公正的答案。
10、异化的博导权须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1、自律是他律的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制度体系中每个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够使制度体系得到最高效率的运行,从而使制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每个人都不自律的话,制度体系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前几天,看到一好友为了在某一时间点写完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立下Flag,如果没有写完这篇文章,那么就给每个点赞的好友发10元红包。
13、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14、我最近对天才这个概念有所感悟。所谓天才,其实就是在某个领域特别专注和自律的人。有些人可以在数学领域极为专注,但是,离开这个领域,却难以管住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个领域是他的兴趣和天赋所在,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支配着他。
15、近年来国家层面高调提倡国学,国学的概念我们暂且不去深究,我个人的看法,提倡国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重建我们的价值体系,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修身就没有一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弘扬,重新构建我们的信仰体系、价值体系、文化体系。而所有关于自律的谈论,若缺乏这样的社会基础,无异于痴人说梦、空中建楼阁。
16、这句话一语中的地说透了人性的本质。《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的天性是什么?从哲学角度说,人性归根结底只有两点:活下去、传下去,活下去就是吃饱饭,在吃饱饭的前提下,尽量可能多繁殖,把自己的生命通过另一种方式传下去,这就是天性。一个人如果只考虑率性,那么率性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无尽的罪恶,所以《中庸》的第三句话说要“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修道,不能率性恣意发展。
17、封建时代即便居于最高位的皇帝,也有相应的监督办法,从秦汉开始皇权与相权就相互牵制制约,彼此形成他律的关系。财政收入方面,皇室收支与国家财政收支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系统,明末崇祯帝曾多次用皇室收入弥补军费。还有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从隋炀帝开始设起居郎一职,每天紧随皇帝左右,对皇帝所有言行进行记录,也是一种变相的监督。姚雪垠所著《李自成》一书中,写到一个细节,某次崇祯帝按捺不住怒火要对大臣发脾气的时候,瞥见一旁的起居官员正在记录自己的一言一行,遂不得不压下怒火。翻开历史书,这样的例子在史料记载中可以说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