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2、杜甫因安史而出剑门关,躲于蜀地。一日听人道曰:“官军大败,安史,失地已收。安史之乱已去。”杜甫闻后掩面道“吾流离失所八年之久,终可还乡。”回眸一看,妻与子愁容已去,满面欢喜,时哭时笑。杜甫不顾诗书好坏,只顾往袋中塞,心中喜不自胜。趁着春风,回屋拿了一葫芦酒,唱起家乡歌谣,唱完把酒一饮而尽,只顾自己欢乐,顿时心中起了归意,心似箭样穿越巫峡,又随马蹄声回归故里,见其兄,其父,其母……
3、安史之乱时,杜甫每日望能回乡,忽闻官军收复蓟北,立刻泪流满面,把衣裤都弄湿都不顾。看到妻儿还有何忧愁,杜甫随手把书一把抓起扔于空中。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所写的河南河北与现在地理意义上的河南省和河北省是不同的,诗中的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的地区和黄河以北的地区,也是我们古代所说的“中原”的大部分地区。如今所说的河南河北,一般是指河南省与河北省。但是唐代时期,也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所写的河南河北包括河南省全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其区域比我们现在河南省河北省所管辖的地域大得多。《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的体裁是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杜甫流落四川,听到朝廷收复失地这个胜利消息之后的欣喜之作,因此整首诗都洋溢着十分轻快喜悦的感情。全诗情感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无限喜悦与激动的心情。
5、quèkànqīzǐchóuhézài
6、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
7、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8、今天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所写的河南河北与现在地理意义上的河南省和河北省是不同的,诗中的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的地区和黄河以北的地区,也是我们古代所说的“中原”的大部分地区。我们如今所说的河南河北,一般是指河南省与河北省。但是唐代时期,也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所写的河南河北包括河南省全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其区域比我们现在河南省河北省所管辖的地域大得多。
10、马路消歇,尘土散却,一厮喝曰:蓟北收复!蓟北收服。
1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13、欣赏书法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既欣赏书法,传承文化,又落实背诵目标,一石二鸟。隶书、行书、草书,既欣赏到了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也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奔放的狂草书体,符合诗人表达本首古诗所体现的提问喜讯后的狂喜心情和心境。以书法艺术作为载体,形式独特。
14、带着妻子和儿子流落到蜀地的杜甫,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听说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
15、百姓2:“真、真的吗?”(呆呆地站在原地,手里拿着的东西不知不觉地掉到了地上)
16、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17、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18、说到唐朝诗人杜甫你会想到哪一个关键词?(忧国忧民,饱经风霜,鞠躬尽瘁)
19、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20、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古诗
1、杜甫因安史之乱逃于蜀地,一日忽闻王师收复蓟北,杜甫曰:“安史一事困扰吾八年之久,如今终于散去!”杜甫喜之,涕泪浸湿满身。
2、整个题目的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河南河北。
3、重点字词(注意古今异义词)
4、百姓2:“终于可以回家啦!”
5、只因此事,便咏歌饮美酒;春日与之事相衬,岸旁飘柳,晶莹湖水。喜乐后,身似龟,心似箭,便从剑外赶回乡。
6、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7、走在大街上的人们开始欢呼,老人走到近前,这次真真切切地听清楚了,确实是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他略显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花,老人眯起眼睛,嘴巴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但紧接着,只见他嘴一撇,呜呜地哭了起来,数年来的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辛酸一股脑儿地迸发出来。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春。当时杜甫在梓州,闻叛军最后一个首领史朝义自缢,其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河南、河北各地全部收复,于是,延续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杜甫欣喜欲狂,写下这“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歌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一家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捷报后惊喜欲狂的心情。诗的首句写狂喜之故,以下各句写狂喜情态。前三句写眼前表现,后四句写心中所想。时间上由“忽传”“初闻”到“即从”“便下”;空间则由剑外到“巴峡”“巫峡”,再到“襄阳”“洛阳”;动作上又由“却看”“漫卷”“愁何在”“喜欲狂”,到“须纵酒”“好还乡”,表达了他仓促间欲歌欲哭的行状与情感,非常生动感人。
9、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10、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这句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11、因为诗人当时被迫离开故乡,在四川成都草堂时听到河南河北被收复,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温暖的故乡,当然会流下感动的泪。
12、罗老师抓住喜悦一词找出全诗共有7个喜悦。
13、轻舟始蜀至洛阳,幻途难比归心。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15、杜甫捧头于窗边赏景,窗外风光正好。微风袭袭。忽门外传喜,安史停休。杜甫呆呆于地。一会儿他缓过来。泪满裳。其白日饮酒,夜读卷但其狂也不愿再读。杜甫行舟回乡但其心急已在乡也。
16、诗歌开篇起势迅猛,确切地表达出捷报之突然,也为下文描写狂喜心情作了铺垫。“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是作者所在的地方,在剑门关外,因此称“剑外”。“蓟北”在河北北部,是叛军老巢。
17、在剑门关突然听到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我泪水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没有一丝忧愁,我胡乱的把诗书卷起。大晴天里高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回到我久别的故乡穿过了巴峡和巫峡的叠嶂,经过襄阳变直奔洛阳。跪求lz给分~
18、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19、理解诗意,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0、时值安史之乱,杜甫听说官军收复了叛军占领的领土所以很高兴,认为胜利在望:剑外忽传收蓟北。首句直接说出了高兴的原因。这首诗堪称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翻译和赏析
1、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2、掌握主要的人物描写方法。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只是诗人的一种狂想,并非真正回到家乡
4、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6、chūwéntìlèimǎnyīchánɡ
7、收蓟北即传,杜家闻后惊则喜,唇微上扬泪悄目角落。涕泪共流乐而无心,咋则拔衣袖乱洗擦,心中之欢三人齐在,可为思乡之情感乎?
8、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9、诵读古诗,感受画面美
10、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11、当年的梓州城郭雄伟,交通发达,有川北最大的码头,所以杜甫才想从这里乘船返乡。由于历史变迁,梓州现如今为绵阳市三台县,这里名胜古迹众多,神秘的古郪国、仙境云台观、生态鲁班湖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到此一游,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1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3、763年,吾听剑外忽传收蓟北,涕泪直流。回看妻子面无愁,漫卷在诗书中,喜欲发狂。白日饮酒放歌,与青春做伴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奔洛阳。
14、安史持久不息,杜甫无奈离乡于蜀。时隔八年,今日终于袭。
15、次日,杜家至渡口,途中且饮且歌且垂泣,望祖国江山,思故乡美景,身虽船上,但心已归乡。
16、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17、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18、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元年春杜甫在梓州时所作。宝应元年十月,唐朝各路大军由陕州总反攻,再度收复洛阳,以次平定河南诸郡县。十一月,进军河北,叛军将领薛嵩、李抱玉、李宝臣、田承嗣、李怀仙等纷纷纳地归降。次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延续近八年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杜甫流亡到蜀地的梓州听到官军胜利收复河南河北时满怀激情写下这首律诗。当听到官军的捷报,诗人热泪奔流,妻儿也一扫往日的愁容,他无心看书,要纵情高歌,开怀畅饮。要返回久别的故乡,并且迫不及待地设想了回乡的路线。全诗叙事抒情,节奏极其轻快,语言特别流畅,逼真地刻画了诗人欣喜若狂的神态,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平定叛乱、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激情。
19、“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20、指名看地图讲一讲,指一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边塞诗吗
1、⑸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
4、罗老师用微课完成这一环节,微课的内容很饱满,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我认为微课的的设计科学、有效。
5、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
6、回到神来,诗人看到多年来同甘共苦的妻子儿女笑逐颜开,所有的忧愁烦恼一扫而光,拿起平日珍重的诗书胡乱地卷成一团,收拾行李准备返乡。
7、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8、我们来看诗人最后的岁月——
9、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个人的狂欢,你从字里行间,从哪里读出这是一个人的狂欢?
10、jiànwàihūchuánshōujìběi
11、引入新课:灾难中国,漂泊诗圣——杜甫
12、史朝义率轻骑数百向东逃走。唐军攻占洛阳城。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连连取得大胜。
13、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的“人生第一快诗”,围绕“闻”和“喜”展开。
15、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16、那止不住的泪水从他沧桑的脸庞上淌过,他举起打着补丁的袍袖擦去眼泪,转身就往家中跑去,那里还有一路相扶相携的老妻和饱受痛苦的儿子,他要把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他们。
17、杜甫因安史之乱,逃难八年。一日,忽闻王师收复蓟北,杜惊兮,与妻喜极而泣,遂拂袖拭泪,甚欢,漫卷书简,举杯而庆。杜思乡心切,与妻收拾行囊,择时而行,于巴峡穿巫峡,后下襄阳向洛阳而归之。
18、对话框回复关键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11502html
20、杜闻官军收河北,喜若狂,弃泪满衣裳。一片欢声笑街巷,回见妻儿深愁在,书画琴棋喜欲狂。柳叶吹,放歌乐舞饮风酒。春日暖阳还乡去。只下襄阳向洛阳。
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闻是什么意思
1、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此时的杜甫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经像梭子一样从峡谷中飞速地穿行而过,从“巴峡”到“巫峡”,出“巫峡”到“襄阳”,再从“襄阳”疾驰到“洛阳”,已回到故乡。宛如大江放舟,平原走马,气势奔腾而又音韵铿锵。
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紫云解读诗词
4、回望妻儿,与其不可优伤。喜若狂,糊提笔相愁欢喜。日头照耀放声高痛饮美酒,趁着明媚与妻儿一同返乡。从巴峡穿巫峡,襄阳奔洛阳,与妻儿共回故乡。
5、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巫峡:长江三峡之因穿过巫山得名。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杜甫脸上浮现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紧接着变成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8、这首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狂喜心情。
9、课堂练笔,抒发感情。
10、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11、采用课堂演绎短剧的方式,加深对于人物描写方法的认识。
12、高圆圆她们律师快结束一件案件的时候,几个人一起读了这首诗,还挺应景。
13、安史之乱平定,忽然传来了蓟北被收复的音讯,刚听到的时候,满身都是眼泪。妻子和孩子没了忧愁。随便卷起诗书,欣喜到发狂。白天的时候唱歌又喝酒,结伴一起回故乡。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14、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15、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16、借助微课,交代作家、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17、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
18、大型纪录片《中国》全集|诗意再现古往今来的开阔历史
1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0、⑼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