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名句赏析【唯美文案125句】

2023-08-10 08:30:22 0 59

一、望海潮名句赏析

1、柳永词在表现手法上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自成一格,特别在市民中有很大的影响,传播四方,“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甚至在边远地区,“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但应该指出,柳永词有不少好作品,也有些有消极因素或低级庸俗情调的作品,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慎重对待。

2、《望海潮》:一个词概括,就是“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出了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展现了居民众多的景象。“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写出了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展现了街市繁荣富奢的场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出了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展现了官民同乐、快乐祥和的景象。(繁华:居民众多、繁荣富奢、官民同乐)

3、明确“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皆运用数量词,或为实写,或为虚指,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使整首词已接近豪放词风。

4、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

5、(下面这个环节可以对标到关注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素养了。老师提供的示例都不错,大家可以看图。)

6、(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7、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8、⑮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可吃。泛:漂浮。

9、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

10、本设计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从抒写内容、表达手法、情感主题等方面,赏析比较这两首词,实现文本聚合、任务聚焦、能力聚积,进而探讨古诗词学习的当下价值和意义的目的。

11、《望海潮》:一个词概括,就是“夸”。“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写出了杭州知州孙何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一个“夸”字,侧面突出了杭州的“好景”,当然也体现了干谒词的特点。

12、生1:词一开始就说“钱塘自古繁华”,紧接着还具体写出了“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景象,我觉得“繁华”是杭州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形胜”的意思是风景美丽,你看“烟柳画桥”“云树绕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都如画般美丽,杭州容貌不能用“形胜”来概括吗?

13、师:明白意思之后,请大家再细细品读全词,看柳永是怎样具体铺叙古杭州的“繁华”的。注意圈画批注啊!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3~14题。

15、《望海潮》中数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色?

16、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17、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华,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

18、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

19、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20、这首词能够采用铺叙手法,主要是慢词形式运用得体,因为慢词篇幅大,容量大,能充分表现复杂丰富的内容。而用慢词的形式表现繁华的都市生活,这是柳永对词的发展的新贡献。

二、望海潮诗词鉴赏

1、说到八阵图,自然会想到杜甫。杜甫曾写《野老》一诗,自称野老,他曾在夔州居住两年,留下了460多首诗,其中最著名的《登高》被奉为古今七律第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正是杜甫诗中的眼前之景。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作于此:……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想起了杜甫,自然还会想起青莲居士李白。李白曾三次经过夔州,留下许多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至此,上片结语中的“过飞舟”,就不仅仅是眼前景,而是有了历史纵深感的着落。

2、解析:D项,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正确,但能够穷奢极侈的不是普通的市民。(来源:学科网ZXXK)

3、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4、城市荒芜——“尽荠麦青青”;

5、⑨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怒涛:指每年阳历八月钱塘江的特大潮汛。届时潮头汹涌而至,白狼翻卷,蔚为壮观。

6、最后,学生回答,我加以总结:

7、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引导,旗很高,故称“高牙”。

8、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9、⑤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10、A.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11、(注:本文发表于湖北大学《中学语文》2016年第12期。)

12、《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13、野老寄情,青莲醉笔,竹枝逸韵难休。

14、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15、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6、“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17、③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18、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19、上片结句,作者在白帝山下,以平视的角度,描写江上景色,一叶轻舟飞驰而过,是即从巴峡穿巫峡的飞舟,还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飞舟?为下片埋下伏笔。滟滪堆、卧龙山,同样是夔州的著名景点。瞿塘峡口江心有一巨石,名滟滪堆,自古为三峡著名险滩,滟滪堆之险,有三峡歌谣为证: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夔州北后山上,有一横卧山岗,地势险要而秀美。传说刘备托孤后,卧龙先生诸葛亮曾在此屯兵数月,后人便将此山命名为卧龙岗,也叫卧龙山。卧龙山之美,宋人丁谓有《卧龙山》一诗赞曰:日长春老职司闲,纵辔因寻负郭山。花气半飘青霭外,泉声多在白云间。香灯肃肃严僧事,钟梵萧萧爽客颜。坐有诗人樽有酒,拟抛城市宿禅关。

20、师:是“装饰”的“饰”吗?(生点头)这个“饰”字用得真不错,有了“烟柳画桥”的“装饰点缀”,“繁华”似乎显得更有意味了。(面对全体同学)你们记下了吗?“烟柳画桥饰繁华”“参差十万显繁华”,这样的即席概括是否激发了你的一点儿灵感呢?

三、望海潮的名句

1、这首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夔门网》原创文学作品,方传太主编。本文配图中奉节优美的自然风光由方传太摄影。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6、“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答出任意三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即可)

7、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8、陶尔夫、诸葛忆兵在其《北宋词史》中提及:“词中点染与铺叙手法相结合,又是化虚为实、寓情于景这一艺术手法的深化。”《望海潮》不仅铺叙手法比较突出,其点染之表现也是教学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两种手法的融汇攒聚起密集的意象,共同表现出绝佳的艺术境界。

9、想起了诗圣、诗仙,能少得了诗豪吗?诗豪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当地的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创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其中最著名的是: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作者此句写三位著名诗人在夔州的生活和诗歌创作轨迹,高度概括,却又诗意盎然,表达了对先贤诗人的致敬。

10、③天堑:天然壕沟,此处指钱塘江。

11、下片,词人进一步描绘杭州这座城市的形胜与繁华。“重湖叠巘清嘉”江南地区多湖水,尤其是苏杭境内贯通几大水系,其境内湖水重重叠叠,数不胜数,故而有“重湖”之称;“叠巘”中的叠是重复,巘是大山上的小山,“叠巘”就是重重叠叠数不尽的山峦;“清嘉”是指美好的状况。“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古人将一年分成十二个月,每一个月都赋予它一个应时好听的名字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故而孟秋、仲秋、季秋古人称之为“三秋”。山清水秀之处,处处透着三秋桂花的幽香,绿阴丛丛,一眼望不到边的满目荷花,香气远扬。

12、D.“户盈罗绮,竞豪奢”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反映了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

13、师:老师的问题里出现了大家不太熟悉的两个词——铺叙、点染(有学生点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词的意思吧。

14、生:资料说这是柳永拜谒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干谒诗,既然是求官,就要夸赞对方博得好感,而对于一方官员来说,最好的赞颂就是对他政绩的颂扬了。

15、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16、其“诗眼”模式。教师先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找出该词词眼“形胜”“繁华”,再点拨学生从铺叙和点染的技法赏析词中之景和景中之情,师生在共同讨论中逐渐打开这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完成鉴赏任务。该模式秉承传统,知识点的讲析和学生鉴赏力的提升都能稳扎稳打地进行,较为适合古诗词鉴赏力一般的班级。

17、(远景)江面广阔,雾气浓重,女子和山水都消融在雾气之中。

18、奔雷惊岸,狂涛卷雪,大江一注东流。

19、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20、“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四、望海潮名句是哪一句

1、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

2、下列对《雨霖铃》一词的理解,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4、生2:柳永笔下的杭州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好景”。还有比用“好”或者“坏”来评价一个地方,能给人留下更深印象的吗?“好景,好景,真乃好风景啊!”(生2摇头晃脑的深情陶醉惹来一片欢快的笑声)

5、音乐变调——“渐黄昏,清角吹寒”;

6、《望海潮·东南形胜》这篇课文,不是特别长,可以运用情景联想法,通过故事把两段文字的几个场景联起来(这个留给大家进行练习)。也可以按照一个个场景,用画图记忆法,把图画出来∶

7、重湖叠嚱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没有体现练字功底的句子。

8、生2:我喜欢“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的画面。因为它呈现出钱塘江观潮的美景,境界阔大恢弘,蓊蓊郁郁的树如云般在江堤迤逦环绕,潮落时自是静美怡人,然而涨潮时便不这样了,怒涛的气势让人望而生寒,遥无际涯。尤其是“怒涛卷霜雪”一句,不仅呈现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视觉冲击力,而且给人以凉寒之感。“霜雪”二字既写出滚卷浪涛的雪白颜色,也透出排天而来的波涛给人的清寒触觉。

9、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10、师:同样喜爱珠宝首饰和漂亮服饰的女同学,你们动心了么?

11、课堂上可利用多媒体出示贺铸的名作《青玉案》作进一步阐释说明:

12、D.珠玑(jī)沙堤(dī)凄切(qī)

13、《望海潮·东南形胜》这篇作品,其实是有非常强的表达逻辑的,我们也可以运用逻辑联想法,找出逻辑关键词,画成思维导图,通过逻辑来进行记忆∶

14、(点评)用舒城市候选市歌《大美舒城》引出学习对象《望海潮》,并以当代气息很浓郁的“市歌”一词将二者联通,适时点出杭州的别名,以及词作的大概内容,这是兴趣的唤醒、情感的唤醒,亲切而自然。但纵观教学全程,两“市歌”之异的比较并未进行,错过了一次深化理解,再掀审美高潮的契机。

15、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这里人杰地灵,是向咏梅老师的故乡。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千百年来,在这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李白、杜甫、刘禹锡等近千名诗人留下上万首传世名篇,成就了"中国诗城"的美誉,而生长在这里的向咏梅老师,自然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吸收营养,得到诗意的浸润,让她的诗词清丽脱俗,自成高格。这首《望海潮·夔州》正是她献给家乡的最好礼物,是对家乡的热切赞歌。读罢此词,令人荡气回肠,不觉悠然而神往:什么时候,也能携三五好友,同游夔州,一览“夔门天下雄”的壮丽景色呢?

16、一个“繁华”便可概括的古杭州城,在《望海潮》里却使用了106个字进行铺叙点染,柳永是如何铺叙点染杭州的“繁华”的呢?

17、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②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18、这首词是柳永从福建崇安走向社会,其人生第一站的立基之词,奠定了他在词史上长词慢调的帝王之位。为什么说柳永可以荣登长词慢调的帝王之位呢?因为词至唐末五代,其长词慢调的数量极为稀少,几乎都是小令。至宋朝初期柳永之前的词人如王禹偁、潘阆、范仲淹等人也没有什么长词慢调,柳永其后的词人如张先、晏殊、欧阳修、尹洙等人,虽有一些长调,但不成气候且自创调不多。而词至柳永,其以一人之力就创作了慢词八十余首、新创一百二十余调,并完善和提高了各种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与短令的数量与质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宋词的发展在内容和视野上开拓了无尽的空间,亦由此开创了婉约一脉的先驱,使后继者有了灯塔般的感觉。

19、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

20、(中景)女子为男子夹菜,起身为男子倒酒,却发现酒杯依然满着,顿了一下,眼眶一红,又坐下了。

五、望海潮名句赏析加答案

1、词,是指有些词记不住。例如"市列珠玑",其中"珠玑"可能容易记成"玑珠";或者"重湖叠巘清嘉",其中"清嘉"总是回忆成"美丽"。这些情况怎么处理?做法无非也是加强想象和联想。例如"珠玑"可以联想到"猪肚鸡","猪"在前、"鸡"在后,那就不会错了。"清嘉"可以谐音为"请假",那么美丽的景色,请假也要去观赏。

2、C.天堑(qiàn)千骑(qì)豪奢(shē)

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登高》描写了秋天落叶萧瑟的景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愁。

5、上片描写杭州的地理形胜,市民的富庶,客观上为读者提供了当时都市生活的形象化材料。

6、A.全词围绕“悲秋”构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拟之景。

7、从两首词中看,“太平‘城’”和“离乱‘市’”的比较角度有两个大的角度:

8、(老师提供的三个示例都不错,大家可以看图。)

9、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10、(明确两首词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我只摘纲要,具体内容见贴图。)

11、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12、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13、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与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两词均写杭州)

14、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

15、人多——“参差十万人家”;

16、然后把这些关键词通过串联联想法记住,例如可以这样联想∶

17、(特写)女子眼泪满眶,紧闭双唇,默默不语。男子深情地握着女子的手,无奈叹息。

18、点染,本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自刘熙载借来评价耆卿《雨霖铃》后,在文学批评界便得到了推广。点,即点示所要抒写的人物情事;染,即用景物环境来渲染烘托。词中有点,约等于诗中有了诗眼。在《望海潮》中,“形胜”“繁华”二词点明了词的主旨,之后便着力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烟柳画桥”,状街巷河桥之美丽;“风帘翠幕”,绘居民住宅之雅致;“参差十万人家”,述整个都市住户的繁庶;“云树”三句视角从城中移至郊外,江堤上树木葱郁,犹如雨雾;“怒涛”二句渲染钱塘江大潮的壮阔雄威;“市列”三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杭州的繁华富庶。整首词点染结合,先总后分,情感蕴藉幽微,体现了词之为体的审美特质。

19、(思考3)鉴赏手法,分析效果

20、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六、望海潮名句赏析

1、C.“天堑无涯”意指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2、感情: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表达了对杭州的惊叹、赞美与喜爱之情。

3、③三吴:郦道元《水经注·浙江水》说,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为三吴。一作“江吴”,钱塘位于钱塘江北,旧属吴国,隋唐以来,一直是杭州治所,故称江吴都会。都会:人口稠密、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4、如果觉得画图和编故事麻烦,也可以用关键词联想法,在充分想象、理解、熟悉的基础上,找出各个部分的提示词。每句找出一个提示词,共8个关键词∶

5、叶嘉莹先生曾说,即使对柳永词常存讥评的学者、读者,也不得不承认柳永长调中具有的“声律之美”和“铺叙之美”。

6、“太平”“战乱”“城市”几个词在脑海中考虑很久,该如何具体展开呢?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人是这样,城何尝不是这样。于是,我就设计以“城的诉说——宁做太平‘城’,不做离乱‘市’”为探讨主题。

7、“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8、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ào)处能平,状难状之境,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冯煦《蒿庵词话》

9、梅溪晓月如钩。叹平沙八阵,雨打兜鍪。野老寄情,青莲醉笔,竹枝逸韵难休。千古事悠悠。赏花光柳影,十里街头。最是诗香浸染,春色满夔州。

10、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11、⑫重(chóng)湖:那时西湖分为内湖和外湖两区,故称“重湖”。叠巘(yǎn):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清嘉:清秀佳丽。嘉,一作“佳”。

12、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13、“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14、(中景)船夫走到他们身旁,催促男子启程。

15、拓展阅读,文本间性丰富课文认知

16、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7、杭州和扬州都是大都市。“三吴都会”“淮左名都”展现了两座城市在历史中地位,是东南一带知名的大都市。

18、师:好一个“箫鼓烟霞”,浓缩了听觉上的喧腾热闹和视觉上的诗意朦胧!“桂子荷花嗅繁华”的“嗅”字让老师也闻到了繁华古杭州丝丝缕缕的清香。只是,“云树怒涛护繁华”是怎样的一种理解呢,能具体说给大家听听吗?

19、……朗读《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体会两词的用韵特点。

20、师:有个字音需要纠正是不是?“户盈罗绮”的“绮”是第三声(qĭ),是带有花纹的丝织品,“罗绮”指丝绸衣服。不过,瑕不掩瑜,你字正腔圆、饱含感情的诵读为我们再现了千年前的杭州容貌。请大家再自由诵读一遍《望海潮》,在自己的声音里进一步感受古杭州的神采。

1、柳永一直不得志,为见老朋友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2、奔雷惊岸,狂涛卷雪,大江一注东流。山挂断霞,云吞剑壁,瞿塘横锁江喉。霜鹭绕汀洲。望子阳白帝,翠隐琼楼。滟滪堆前,卧龙山下,过飞舟。

3、师:是啊,虽然千骑之夸含有下级对上司的恭维与逢迎,凤池之夸则是主上对下僚的赏识与赞叹,但二者确实都夸赞了孙何治理古杭州的政绩。同学们的思想碰撞竟产生如此绚丽的智慧火花,解读出这么多的繁华景象,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钱塘如此“繁华”!而所有繁华的显露又都源于词人不遗余力赞繁华,淋漓尽致地唱繁华!只是,柳永为何要如此颂赞古杭州的繁华富庶呢?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生1:我会保留“繁华”。“繁华”本身就含有自然景美与生活富庶的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