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曲说说配图
1、会比较难,老师的要求严格,每节课的信息量巨大。要认真听讲,努力消化,课后练习。
2、由于对现实生活的重视,几十年来,我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因为我知道,生活的知识和经验是靠长期观察积累起来的。现在,我不管到哪开会,或参加社会活动,我都不放过这个学习机会,去观察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和他们接近,拉家常,请他们谈生活和工作经历。我认为,这是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这些人身上吸取一些东西,为我创造各种人物积累生活和形象的资料。我觉得观察生活应该成为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职业习惯。
3、“这里是允许试错的,允许进行多种尝试的,尽管尝试不一定都是美好的。”山竹解释说。的确,孩子面对的真实世界不也是这样吗?他们会遇到不美好的情形,甚至是挑战社会普世规则的事情,这时他们该怎么办?戏剧空间,也许能帮助他们找到答案。
4、不懂戏曲导演戏曲,有损戏曲
5、除了空间练习,还有剧本分析。我们通常分析舞台动作,但是也应当来分析舞台上的人物,在舞台背后的整个背景、说每句台词有每个行动的动机等等。我们也开发出一个“戏剧盒子”,乍一看是小孩子的玩具,但其实里面小册子的任务提示对于发散思维、理清思路真的很有帮助。所以,我们不仅仅是教大家把台词说了,而是去激发每个人关于剧本的思考,加上对舞台空间的感知,去演出。
6、首先我们需要回答问题:即兴表演是指没有写好的剧本、台词,也不经排练就向观众演出的一种戏剧表演。其次即兴表演如何发展的,在外国戏剧,中国话剧的涉及,分别有什么案例(作品)
7、命是一场纷纷扬扬的花事,怒放总是最美,却是如此短暂,就算再留恋枝头,亦会在岁月的催促中凋零枯萎。落花不言婉辞树,流水无情悄入池。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想抓住,可总也抓不住的,是时光。所有的拥有,终将失去,镜中的容颜,催人衰老。不如放下那些追逐,淡看流年烟火,细品静好人生。亲爱的,早上好~!
8、中国戏曲远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高科技的视听艺术大有取代传统戏曲的趋势.传统戏曲面临是去是留的问题.有人认为科技发展了,有了现代的视听艺术就应该淘汰传统戏曲艺术,我们不能喜新厌旧.戏曲促进了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使两国礼尚往来,关系更加融洽,你能说戏曲艺术没有一点功劳吗?所以,我要说传统戏曲应该留下来,它应该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望及时采纳!
9、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10、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员
11、好比山竹的女儿早上宁可迟到错过幼儿园早餐也要先画画,错过一次还能接受,但长期不吃早餐对身体有伤害,于是山竹提议:“我们今天来一个3秒钟绘画吧,我们一起画,就3秒,画成什么是什么。”于是女儿说“好呀”,哗哗哗三秒钟就画好出门了。“你顺着她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给她一个推动此事的新建议,问题很容易解决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戏剧思维。”
12、踏谣娘《教坊记》:“北齐有人姓苏,䶌鼻。实不仕而自号郎中。嗜欲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
13、被问到自己最像什么植物的时候,楠姐说——发财树!不是因为名字,而是它真的挺顽强的。旁支枯了就掰掉,主干竟然就一直活着,也没怎么专心养它,叶子还一直碧绿碧绿的。
14、在身段动作方面,老一辈艺术家做导演也是当之无愧的。早年,杨小楼与郝寿臣二位打算演《野猪林》,委托剧作者吴幻荪写出剧本,排练时,杨、郝二位分别琢磨自己所扮林冲、鲁智深的身段、地位、感情,且互相铺台。也都给配角说戏。这不就是担任导演吗?只不过没有这么称呼,也没有在哪里标示出来。后来,李万春先生每排自己创的新戏,则在广告上登出"自编、自导、自演"字样。
15、长夏逝去。山野间的初秋悄然涉足。
16、昆曲(百戏之祖)京剧(国粹)越剧(第二大剧种)黄梅戏(五大剧种之一)豫剧(五大剧种之一)评剧(五大剧种之一)秦腔(陕西)吕剧(山东)晋剧(山西)粤剧、潮剧(广东)徽剧(安徽)沪剧(上海)闽剧(福建)越调、曲剧(河南)锡剧、扬剧(江苏)绍剧、婺剧、杭剧、湖剧、瓯剧、甬剧(浙江)桂剧(广西)吉剧(吉林)龙江剧(黑龙江)藏剧(西藏)赣剧(江西)当然还有我们的川剧(四川,最具观赏性的剧种)
17、会很苦,这三个周末,你要牺牲玩乐聚会的时间,把所有的业余经历投入到这一次课堂中来。
18、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19、就一个《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演的不错的演员,改革开放后还退出京剧界开了小饭馆。
20、在山竹的引导下,大家学会制定和遵守规则,“怎么玩”、“玩什么”,相关的规则和内容都来自小组成员的集体大讨论,大家一起定下“不被打扰,都被满足”的社群基调。
二、戏曲图片简单
1、剧团的伙伴山竹,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去年秋天离职之后,她重新启动面向成年人的自然音乐小组,也发起了面向亲子家庭的新项目——「家庭戏剧小组」。
2、(2)为国家做贡献,要有献身精神,舍得做出个人牺牲。
3、1952年,我从昌潍地区文工团调到省吕剧团工作。调来后,马上接受了扮演《李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这一角色。当时,我只有17岁。
4、我最喜欢的是豫剧《朝阳沟》,银环的唱段,走一步停一步不如不走,委婉动听,耐人寻味,耳边久久回响。因为对我深有好感,现在的社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根本不谈农事。戏曲中的银环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作出了样子,深深地打动我,久久难以忘怀。
5、又或者是,热爱戏剧的你,表演欲强的你,好奇心旺盛的你,想结交朋友的你……
6、明后期的舞台,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所谓折子戏,是指从有头有尾的全本传奇剧目中摘选出来的出目。它只是全剧中相对独立的一些片断,但是在这些片断里,场面精彩,唱做俱佳。折子戏的脱颖而出,是戏剧表演艺术强劲发展的结果,又是时间与舞台淘洗的必然。观众在熟悉剧情之后,便可尽情地欣赏折子戏的表演技艺了。《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拜月亭记》中的“踏伞”、“拜月”,《玉簪记》中的“琴挑”、“追舟”等众多的折子戏,已成为观众爱看、耐看的精品。
7、大不同儿童、成人戏剧表演工作坊三期资深讲师
8、其次,史论的学习首先需要看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为主体不断的用其他的书补充,613考察的范围广不要错过每一个细枝末节,当然也不要扣细节抓住重点。史论的学习要做到心中有数,框架结构要清晰前一时期和后一时期的联系也要很清楚。搞明白知识点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对知识的掌握要游刃有余,不管怎么出题都可以答。这一阶段最好在暑假结束以后可以完成。
9、如何锻炼即兴能力,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10、喜欢戏剧总需要个理由,就算是没有理由
11、中国戏曲在世界艺术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甚至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三大演剧体系之(即梅兰芳体系)。这说明,我们中国戏曲有它的独到之处,是其他表演艺术流派所不能包括和代替的。
12、这次聚有戏采访到了王楠——一个与林兆华导演合作多年,并且自己投身戏剧教育事业的戏剧人。以下是木木对楠姐的采访辑录。
13、让清风轻轻拂过你的脸颊,唤你迷蒙的双眼,让清晨的阳光印入你的眼眸,告你一天的来到,让丰盛的早餐填饱你的肚子,知生活如此美妙。送一条短信:早安,幸福已把你围绕。
14、楠:2008年初,王翀和李浩天排了个戏叫《自我控诉》。结果那个戏票房不好,本来就没多少人来看,还有观众看完出去就吐了……感觉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生理反感。因为,那个戏里有很多自我检讨和自我认识的部分,说白了就是骂自己。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家对这种自我剖析的戏剧表现得这么不可接受,即便是走进剧场的观众竟然都不能理解。只要不是讲故事,用一点技巧手段,大家就不行了。这么多人都对戏剧如此不敏感。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彻底下了决心要把戏剧教育做起来。
15、我们常说“寓教于乐”,怎么才能做到呢?戏剧教育就是特别好的方式,大人孩子都亲身参与和体验,通过游戏感受如何与他人交流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协作。
16、请学员务必保证上课时间,缺课无法提供补课。
17、孩子,尤其幼儿阶段的多少会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当在游戏中大家建立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就能享受到一起“众乐乐”的喜悦。
18、提前到大不同会馆咨询,现场支付
19、渡口边,夕阳西下,阳关唱了三遍,兰舟催人发。一转身,一天涯。风华了指间流沙,苍老了长安年华。故人几时还?问花花不答。只盼为伊再画,眉间一点朱砂。
20、▲论述曹禺对巴金《家》的改编及其成就。
三、戏曲唯美说说
1、感谢邀请!如果要传承中国戏曲文化!首先的了解中国戏曲!
2、上图:第十期基础戏剧工作坊结业呈现《淡水小镇》,真的可以重回14岁!
3、“流派”是戏曲界人人皆知,但又没有准确定义的概念。虽然说大家认为流派所具有的内涵应该覆盖艺术理念、剧目、表演和唱腔等诸多方面,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学流派就是学唱腔,进而大而化之学一两部戏的唱腔,如梅派的《宇宙锋》《贵妃醉酒》,程派的《锁麟囊》,豫剧常派的《花木兰》,粤剧红派的《昭君出塞》等。而这种类型的学习还在戏曲界大行其道,这对戏曲的发展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4、个性是艺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歌唱艺术中,尤其是流行歌曲界,突出的个人特点,辨识度极高的声音色彩,是演唱者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他们并没有刻意称自己是某派,并且对那些模仿特别像的,往往以“模仿秀”名之,言下之意是这属于娱乐范围,对照原版,是等而下之的东西,模仿得再像,也不入流。歌手只有抛弃模唱的歌曲,唱出自己的特点,才有出头之日,否则,一辈子在艺术上也是难以登堂入室的。然而,戏曲的“模仿秀”却冠以流派的美名,唱得像或唱得近似,成了有些演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超越被模仿的对象的。所以,戏曲演员不要刻意学流派或者在学流派的路上。那样只会“五祖传六祖,越传越糊涂”。
5、此外,既然为“派”,还要流播之广,那么就要收徒者众。拜师、收徒本来是传统艺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些技术活,是教科书里找不到的,必须由高人点拨才行。在私家班社盛行的年代,讲究的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而师徒如父子,徒弟就要衣钵传承,有了自己的旗号和团队,更好生存一点。然而,这种传承模式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拜师,已如江湖上的拜码头,师傅无多少艺可传,徒弟也无心向学,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是成帮成派,而不是艺术流派了。
6、实体店:10:30AM-6:00PM
7、摄影:蘑菇、山竹、晨雾、海带
8、发表听戏的说说,你也都懂,那些考场上半路上杀出的黑马往往是心态非常好的。
9、比如说,在创造角色中,讲究创造角色的精神生活,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体验角色的思想、情感,寻找恰当的外部形式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展开艺术想象,丰富角色的性格,合理角色的行为逻辑;与同台演员之间展开真实的交流;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等等,都是我们在表演中所讲究的,这也是斯氏体系要求的。
10、有的孩子刚接触这个练习,可能在前一分钟非常积极地行动,但是到后面就发现,自己头脑中想演的都演完了,就站在那儿等着音乐结束。但是有一个孩子,在一段音乐中,表演了一个人的一生,从小时候玩游戏,到上学、工作,再到老年拄着拐杖走路。演到最后音乐还没有结束,他就慢慢坐了下来,去回望他刚刚走过的舞台,也就是回顾整个人生。然后安静等待音乐最后一个音符到来,慢慢躺下,表现生命的流逝。
11、木:现在孩子们排的剧目是经典剧作为主还是原创为主?
12、缺乏自信的你,容易怯场的你,口条不顺的你,肢体不协调的你;
13、戏曲进校园是好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有校文艺宣传队,生产大队有队文艺宣传队,工厂有厂文艺宣传队,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14、更早了解到这方面,是大导安排我们去欧洲,了解到那儿的戏剧环境,了解到他们比较完备的一整套体系。每个剧团都有自己的戏剧教育机构,但他们又不是在教表演,而是一些启发性的内容,像一个社团一样,每个人都对组成的这个戏负责。回来之后刚好就带着孩子们排了一个戏叫《堂吉诃德妄想记》。不过下定决定还是《自我控诉》那时候。
15、洗去夜的疲惫,刷走昨日劳累,在晨曦中抖擞精神,在阳光下放飞心情,把未知的事面对,勇敢无畏;让快乐的心相随,轻松明媚。早安!
16、人生是一场修行,不是审视别人的公堂。能知心,一笑相逢;不知心,一笑而过。来这人世间,双眼瞪多大,不是来寻找这世间的差别,而是要活出人生的态度与洒脱,能合掌就合掌,能放过就放过。早安!
17、国内知名一人一故事剧团“信剧团”创团成员之一
18、在传统戏曲中任何脚色的穿戴均有规矩,并遵循“宁穿破不穿错”的原则,无朝代和地域之分,也不分时季。这是一套在几百年的演出实践中逐步积累下来的艺术语汇,被观众所懂得、所接受,并能够产生出艺术的真实感。
19、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0、在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有关部门做过统计,我国戏曲共有360多种。戏曲艺术的特征是载歌载舞,演绎故事,这也是剧种之间的共性;其区别主要是民族的戏曲,不同地区不同方言的戏曲。总体上分为:古老的剧种,大剧种、流行比较广的地方剧种,地方剧种,天下第一团,少数民族的剧种。
四、戏曲风格照片配的说说
1、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第十届主修导演现任新北市种籽实验国民小学专任教师逗点创意剧团艺术总监
2、正是由于唐代宫廷非常重视歌舞戏剧,所以唐代的戏曲有了生存空间。
3、即使直接考不到作品,在答其他题的时候需要用大量的例子来支撑你所提出的论证,同时从多角度说明。比如
4、二十到三十岁是人生最艰苦的一段岁月,承担着渐长的责任,拿着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艰难地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地建立人脉,好像这个不知所措的年纪一切都那么不尽人意,但你总得撑下去,只怕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迷失了最初想抵达的远方。早安!
5、(1)要学艺,还要学品德,学习马列主义,学各种知识,包括文化科学知识。
6、几十年来,总理的教诲时时鼓舞着我,鼓舞着我们从事吕剧事业的每个同志。今后我们要遵照总理的教诲,和广大群众一起,为振兴吕剧事业,为振兴整个戏曲事业,去努力拼搏!
7、木:在孩子们的训练中有什么令人难忘的事情呢?
8、多年来,在现代戏演出实践中,除了李二嫂外,我还创造了《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沂河两岸》中的梁向荣,《亲事》中的大云,《母与子》中的桂珍,《苦菜花》中的冯大娘等人物。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现代戏的表演必须要突破程式和行当的束缚,一定要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其实戏曲的表现也是讲“从有法到无法”。“法”不是静止的,是要发展的。这“法”的发展自然要从生活而来,从人物而来的。创新的路就是突破旧“法”、创立新“法”之路。
9、要“从人物出发”,就得首先了解人物,细致地分析人物在剧中的动作、任务及情感、心理的变化和发展。《改嫁》的排演,为我正确地创造角色奠定了基础。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导演尚之四同志。在我开始学着创造角色的道路上,他给我的帮助和教诲是很大的。
10、毕业于纽约长岛大学,表演艺术硕士。
11、从声音表情、肢体语言、感官开发、情感表达起步,开启每一个人的创意,透过戏剧的专业洗礼,让你认识全新的自己。着重于身体动作开发与头脑思考结合,透过戏剧性游戏调节身体性动作,并以暖身消除紧张,稳定情绪,加强知觉。此外,更经由扮演角色,在引导下共同完成一个小型演出,以建立互信与自我控制能力。
12、往往有的演员,对刚刚排出的一出新戏,很有新鲜感,感情也很真挚,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创作热情,再也激不起感情的波澜,只是做做状罢了。“演员不动情,观众不同情”。自己都激动不起来,怎能谈得上去感染观众呢?
13、熟悉大不同的伙伴都知道大不同有个自家的“剧社”,在一路探索着非职业演员的原创戏剧,张罗点儿小戏、游历下各大艺术节、看戏、读本、切磋......不亦乐乎。
14、在戏曲表演层面,更能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文化。在这里,演员是剧中人和观众之间的中介角色,在扮演角色前要经过长时间“文化传播者”戏剧情境和角色性格体验、训练,最终在戏剧里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行当的系统程式,传达中国声音。
15、你可以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带着不同的故事,怀着不同的心情,有着不同的期待;
16、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17、一往情深深几许。天若有情荒千世。誓死追随,至死不渝。长白山飞雪茫茫,飞舞的雪花携卷着冰冷。风吹,吹过天地,挟着雪花降临到我的脸上。
18、程砚秋先生说过:“有修养的演员在唱的时候,把人物当时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掺入在唱腔里边,使唱出来的音节随着人物的感情在变化,怎能不感动人呢?”周信芳先生在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说过:“从我早年起,在表演上,我总是力求真实,无论唱做念打,我总是力求情绪饱满,力求体现角色的性格和当时当地的思想感情。”
19、对“生命”和“人”的感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20、这个“真”字不仅包括演员在舞台上动作任务的明确性和准确性,角色自我感觉的准确性,利用外部手段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准确性等大的方面,还包括细小的生活动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拿东西、擦汗、缝衣等)。
五、戏曲的说说
1、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服装管理太重要了,跟琴师、乐队一样不可或缺,好的穿扮师傅,手法利落,给演员穿戴得舒服规整,衣服褶子都没有,不耽误时间,上台效果也好。对于一些不常演的老戏,人物该穿什么戴什么,演员不一定懂,也是不管的,这就全靠服装管理来张罗。
2、此外还有参军戏、樊哙排君难、康老子、秦王破阵乐等几部戏也都是结合了歌舞和情节表演的精彩节目。
3、因此,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可以说是时代的迫切需求。不仅仅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构建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需要。
4、建国初期,我们诸来了京剧和昆曲老师,以戏曲的基本功进行身体训练,并学习了传统剧目。在音乐改革方面,我们也吸了其他剧种的东西;唱腔训练方面,我们除了研究吕剧的唱腔外,还研究评剧、豫剧、越剧、河北梆子、西河大鼓等腔,每个演员唱几段其它剧种的唱腔。在表演的真实性上,我们又向话剧学习,细致地分析角色和体验,寻找最准确的依据。
5、京剧名家做指导,曲剧受益
6、导演戏曲得熟悉戏曲程式
7、然后到九月的时候,开始把所有的史论、作品串联起来,按模块整理专题突出重点扫除盲点,一直到十月份结束,这部分搞完那么就经历了三轮了复习。每一轮复习的时候都要抽时间背书,不然要背的东西太多了脑子可能会不够用。而且613理解了记忆会比死记硬背好用的多。
8、后台是演员装扮的重要地点,一般因地制宜。条件好的大剧场,后台化妆间里穿衣镜、水池等应有尽有。演出前舞美队工作人员提前到达,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化妆组准备戏曲演出中生、旦、净、丑各行脚色梳裹发式的各种用品。衣箱由舞美队下属的服装组专人管理,演出前将整台演员要穿的戏衣熨烫平整,按照登台顺序挂好,靴鞋裤袄码放整齐,舞美队成员各负其责,整个后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9、戏剧是一件太有趣、太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为这个行业起到哪怕一点点推动的作用,也会觉得人间值得。所以有了“戏剧教育”。
10、楠姐说:很长时间以来我有一个错误的想法——戏剧行业就是比较穷。直到在欧洲看到他们的戏剧团体才知道,其实是我们真的是没有人懂得去做戏剧的运营。我们不能觉得这个行业就是做不起来的,要去学习和借鉴国外完备的运营方式。
11、就像山竹所说,家庭戏剧小组,更像一个接地气的精神村落,甚至不需要所谓专家的指导,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活教练,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适合各自家庭的处事之道。
12、在此过程中,大小成员不但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越来越能够顾及到他人的感受了。
13、山竹说:那一刻我就特别想哭。好心疼这个孩子啊!他所有的反抗都是在向我们发出一个信号:“我这里有一个需求,请你看到我”。而“看见对方”不就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第一步吗?
14、家庭戏剧小组,变了吗?
15、聆听,是一种优雅的习惯,表达,是一种展示的艺术,祝福,是一种温馨的交流,早安,是一种祝福的方式,朋友,是一位会看短信的幸福之人!
16、上图:年级轻轻就能体验一把当妈的感觉也是极好的呢!
17、家庭戏剧小组,更像一个接地气的精神村落
18、当真正要去写一道题的时候完全的理论有点难以支撑800+字数的,这就需要作品补充说明,内容和篇幅上也会很完整。当写的很浅薄的时候,得分不会太高。针对今年大多数140分以上的成绩来说,基本每个题都要尽力拿满分。总的来说,作品在答题、了解史论方面都很重要。所以要优先选择看剧本,有的剧本有很多版本的演出,那么这么多版本也尽量去了解一下。
19、开课后不接受退课、改期申请。
20、衣箱是传统戏曲放置服饰、盔帽、靴鞋、砌末、刀枪把子等的专有设备。最初的衣箱不甚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艺术的发展,衣箱制度逐渐形成。《扬州画舫录》中曾记载了关于衣箱的材料,记述了在扬州昆曲戏班的一般状况:“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为衣、盔、杂、把四箱。”行头在明清时期不单指戏衣,还包括一切演出的砌末,其中大衣箱又分“大衣箱”和“布衣箱”。“大衣箱”根据服饰特征又分“文扮”“武扮”和“女扮”。盔箱也分为“文扮”“武扮”和“女扮”。由此可见,至明代,戏曲演出团体已经存在较完备的衣箱体制。
六、戏曲说说配图
1、——第八期学员Jude
2、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3、《教坊记》已经明确说了,“因此为戏,亦入歌曲”。
4、▲《桑树坪纪事》(2021名词解释)
5、一次是第三场。二嫂遭到婆婆谩骂后,“对孤灯想往事暗暗伤心”。回忆起自己17岁进李家门起,就“穿破衣,吃剩饭”,不被当人看,更可悲的是丈夫早早就死去了,自己像风雨里的一株弱草,举目无亲,孤孤单单地任凭风吹雨打。难道自己永远像碌碡一样,被人拉来拉去?自己的青春就这样白白地葬送?要跳出这万丈深渊只有改嫁!可这多么难呵!怕婆婆阻拦,怕亲娘不依,怕邻居嗤笑,怕六兄弟嫌弃……此时此刻二嫂的心情多么复杂,经历了怨愤、哀怨、向往、犹豫、苦闷几个层次,只有牢牢抓住人物心理情感的细微变化,细致地体验每一段戏中的具体心情,这一整段戏才能演得清楚,演得有层次、有变化,演得真实可信。
6、木:为什么想要做戏剧教育?
7、现在,演员形成自己的流派,抑或学员学习流派的稳定结构已经被破坏了。从戏曲改人、改制、改戏开始,绝大多数的演员都是从艺术院校里边走出来的。文化课、专业课兼备的教学体制,批量化生产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像旧戏班那样使学生整天随侍在老师左右,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能学到的戏屈指可数。除了个别天赋秉异者,大多数泯然若众人,演戏都难堪大任,更指望不上传承流派或创造流派了。
8、看到他表演人的一生,我觉得这孩子挺有导演构思能力的。但是让我惊艳的是他最后的“等待”。对于生命的感知在这种回望中都变得特别美好。而这个孩子也只是五年级的小学生。所以我们做的事情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9、抿一杯浮生茶,淡忘前尘三生三世;谱一曲相思调,与君执手望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