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带有儿童的诗句(100句)

2023-02-02 10:41:59 0 59

一、诗中带有儿童的诗句

1、教师在解读课文中的四个排比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之后,不妨问问孩子们这些动物都是怎么叫的,请他们根据自己在家里、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经验,试着模拟动物们的叫声,感受“拟声词”的妙处,这样很自然会调动起孩子的兴趣来。有意思的是,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中,多处涉及拟声词,例如《说话》《两只羊》《小鸟念书》《青蛙写诗》《项链》等。拟声词的练习和准确使用有助于帮助孩子完成从“口语”和“书面语”的过渡。

2、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宋·杨万里)

3、园居漫兴其二十六(明·孙承恩)

4、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杨万里)

5、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6、汉字之美,有时美在“形”与“声”的融合。很多汉字本身不仅有色彩,还仿佛是有声音的,例如“雨”,但有些汉字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雪”正是如此。优秀的艺术作品要能打破人们脑海中固有的刻板印象,形成陌生化效应、带来新鲜感、新奇感。

7、雪野,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笔名雪也,别署节堂,浙江宁海人。从事文艺创作近30年,同时致力于儿童诗写作和教学的推广,应邀在江、浙、沪、渝、鲁、闽等省巡回讲授。主要作品有《有礼貌的百足虫》、《春天的滋味》等儿童诗集5种,《与莺莺谈儿童诗》(诗论);《男孩树一的故事》(儿童系列小说》)。主编《宁波儿童诗选》、《中国最美的童诗》、《外国最美的童诗》、《崇文童诗文库》等数十卷(种),整理出版画论《一笔堂画语》,《自说自画》(图文集)等。现为《中国童诗》杂志主编。

8、投稿:zheyun@yuwenshidi.com

9、年龄越长大,越怀念童年的纯真。成年人有太多不得已,比如王和尚,昨天忙于生活,猛然发现欠儿童节一首诗,特此补上。希望给童年一个“补救”,告诉自己童真还在!

10、牛儿们也是自食其乐,随草而吃。而孩子们更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里蕴含着一种天然与纯真。

11、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12、功能:从教育讽喻到精神对话

13、出自鲁迅的旧体诗《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首诗集中地反映了作者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战斗毅力,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是鲁迅旧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

14、儿童诗的问题,就是童年的问题。几年前,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认为,“童年的事情,是一桩与整个人类文明相关的事情;童年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文明自身的问题”。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可以为中国当代儿童诗的艺术繁盛,为我们孩子的生活与成长,为我们时代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5、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16、点评:白乐天诗以简白为上,小娃偷采白莲而回,虽谨慎反露出行迹,作者看在眼中,心中却有童真之趣,信笔写诗,情意却在想象中。

17、三是无论在能指的层面,还是在所指的层面,“青蛙”,所引起的都是鲜明的“绿色”的联想,这与整体色调的鲜艳感是和谐的。

18、自然:雪,是大自然的一道风景。在课文中,“雪地”是作为背景出现的,小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戏耍,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符合孩子的本性,品味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又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因此,从情感熏陶的意义上讲,“大自然”成了这篇课文隐形的主角。

19、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0、“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二、诗里有儿童的古诗

1、诗需要语言简洁、高度凝练、准确生动,充满诗人情感的力量。而真正优秀的浅语,总是一读,诗意就扑面而来。李白的《横江词》无疑是非常浅语的,“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读这样的浅语,谁都会有被强大力量震撼的感觉。还有柯岩的这些诗句(我特意也列举开头两句):“谁说月亮只有一个/我说它有很多很多……”“不要,不要跑得那么急/你,多心的小狐狸……”“小鹿呀,你快跑/请你们千万快跑……”这些浅语,哪一句不会让读者一读就获得代入感,进入画面,身在其中,和诗人一起感受,接受诗人情感的冲击?

2、儿童诗人偏爱写大自然,这本没有错。对大自然的赞颂,是文学的永恒题材之一。可是,在儿童诗中出现的不外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小花小草和一些农作物等,大多为写而写,这样的作品竟然要占据一大半份额。即使有少量写孩子生活的,也不外吃喝玩乐、睡觉蹬床、书包作业,乃至无聊地演绎古诗、汉字,无聊呻吟、了无新意。

3、《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游戏情景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原诗如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儿童游戏情景的诗句还有: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白居易儿童拍手闹黄昏,应笑山公醉习园。——苏轼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苏轼

4、《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儿童诗,也是一篇童话,有简单而丰富的情节,又带有浓浓的诗意,可以说是童话诗。因此教学设计就应当充分考虑到童话与诗歌这两个特征,注意区分于其他文体的课型。从我所接触的多篇教案来看,大都注意引导孩子观察、辨别脚印的形状,以及补充介绍青蛙冬眠的常识,还有的教师把这篇童话看作科普小品,但被忽略的恰恰是这首童话诗的艺术美。

5、语少身初贱,魂伤家骤离。

6、隋诗中描写酒的诗句有:(1)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作者:杨素(?〜606年)字处道,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在北周官至车骑大将军。后随杨坚创立隋朝有功,封为越国公。炀帝时为司徒。(2)郎去何太速,郎归何太迟。欲借一樽酒,共叙十年悲。——《因故人归作》作者:苏蝉翼,女,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3)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书屏风诗》作者:大义公主。北朝北周王宇文昭女儿,初名千斤公主,嫁突厥沙钵略为妻。杨坚推翻北周后建立隋朝,公主附隋,被赐姓杨,改封大义公主。隋灭南朝陈国后,将陈后主屏风赐她,她触物生情,题诗屏风。

7、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8、其日常生活中的神秘意味。成人出于科学、理性或者是某种功利性目的,将外在现实简单化、标签化,将之沉入无意识状态,变成习以为常而显得平淡无奇。儿童诗人却能用丰沛的想象力进行诗意化、陌生化呈现,追问、探究其背后蕴含的道理,到达一种空灵、含蓄、神秘,耐人寻味的境界,使儿童诗显示出一种天真的深度。比如谭旭东的《渔火》:“夜静悄悄的/河水/是一个乖孩子/听月亮妈妈的话/睡着了//渔夫点亮了渔火/河水/就像睁开了眼睛/在说着梦话。”此诗以美妙俏皮的比喻、晶莹剔透的意象,使全诗如梦如画,静谧中有渔火闪耀,营造出宁静,柔和,温馨,同时带有神秘气息的诗境,宛如孩子纯洁的梦境。

9、《几种树》杨树直挺几丈高,柳树倒挂细枝条。银杏叶子像扇子,香椿叶子像羽毛。桃树杏树开花早,马缨开花春夏交。松树柏树常年绿,枫树秋来红叶飘。

10、本论坛竭诚欢迎对所发表的文章进行补充或商榷的文章,同时欢迎继续对儿童诗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对儿童诗创作和理论问题进行辨析阐述的文章。文风不拘一格,篇幅短长皆宜。

11、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12、朱熹说:“古人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将去。这般一日作百首也得。”他的批评,也击中了当前儿童诗创作的另一个病症——无难度写作。写作者毫无儿童诗创作常识和章法,也无生活感受和情感激励,无视读者,只要有一点想法,就开始动笔写起来。放下笔,自我陶醉之后就千方百计,乃至钻营,四处发表,请人鼓吹,然后汇款单如鸽群般飞来,著名起来;运气好,还可以得奖。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上瘾——儿童诗真的好写,我也可以“一日百首”。

1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4、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15、许多当代儿童诗人喜爱儿童,尊重儿童,对儿童的天性、活力以及对自由的渴求赞赏有加,于是摆脱了道德教育性,“走向精神对话”已成为儿童诗的发展方向之一。

16、在稚子弄冰意识当中他虽然描写了这个孩子因为这个意外然后呢却导致了让我们感觉到破涕为笑这样的小孩的这种质子的这种情感后来有一部外国作品和他的描写是一样的可见孩子的世界是相同

17、接下来,面对教室里的一二三年级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老师这些大朋友,雪野老师打趣地说,真是始料未及啊,原以为是对大人的讲座,竟来了这么多的小朋友。接下来雪野老师给在座的呈现了一场题为《“看”与“见”的生成》的精彩讲座,让我们的孩子陶醉、父母欣喜、老师受益。

18、“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19、至少在诗词里,大人们问路,总是在向孩子发问。大人们有疑惑,孩子们总是应对得别有情趣。不仅有唐朝的“松下问童子”,“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有宋代的“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好像你若问他们前方与未来,他们肯定会给指出个道骨仙风的道路,他们也肯定会对世事万物有足够的懵懂与穿透。

20、英国儿童文学中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作者斯蒂文森的儿童诗都是从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特有的方式去认识世界。这种儿童的心理和情趣本来是每个人都有过的,但绝大多数人长大成人后却丧失了这种特质。作为成人,只有理解并重新把握住“孩子的世界”,才能表现它。

三、带有儿童诗句的古诗

1、《向着明亮那方》作者金子美玲是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1984年,金子美铃生前留下的三本手抄童谣诗集共五百一十二首作品正式结集出版,即刻受到瞩目,并广为流传。迄今为止,金子美铃的多首代表作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

2、孙婵|610757625@qq.com孙海庆|190055205@qq.com肖弋(特约)|714583104@qq.com

3、苏东坡一直有英雄主义精神,也确实是天赋奇才、人间大神,但在教育子女上,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先导。他对孩子的起跑线和人生定位,也是首先着眼于“无灾无难”而已。

4、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5、方卫平在20多年前就曾批评说:“当代少儿诗创作从整体上看,诗心混浊,诗艺贫乏,这种情形甚至还存在于某些被认为是具有经典意味的当代少儿诗歌作品中。”写诗怎么能够不要诗心、不讲诗艺呢?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儿童诗不仅没有中外诗歌的美学基因,甚至没有半点文化传承,背离李白、杜甫,背离艾青、柯岩,背离泰戈尔、辛波斯卡,就妄自宣称自己是大诗人、胡乱写出的文字是诗。这些作品谈不上发展和进步,反而已经把自己塑造成了诗不像诗、文不像文的奇葩文体了。

6、要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这篇课文的“画外音”

7、李贽还说:“天下之至文者,莫不出于童心。”他强调,只有对事物本质的准确把握和直接反映,才能写出最好的作品。这个反映必须是真实的,合情合理、合乎事物常识的。真实并不排除想象,往往富有想象力的生活画面,才更符合艺术的真实。比如这一首令人震撼的小诗:“忙不迭的触须之后那六只爪子/勇敢地帮助它前进,沙粒飞起/叶片刮起,土地总是跑在/它的脚爪前面。”这首小诗标题叫《风暴中的甲壳虫》,四行,依然是浅语表达,却给人震撼的感觉。这是实写,还是虚写?有没有诗人超凡的想象力?

8、正如花儿开放并不只为自己美丽,儿童学诗也不以写诗、甚至当诗人为目的。“学诗,是回归文字、童心和生活,学会想象,学会诗意生活,讲究纯粹,表达内心所需。而不是,拘泥于中心思想的提炼,更不用沉溺于总结作者的所谓爱国或者其他主义与精神。”“儿童是诗,诗是儿童”,静待花开,用心体会,他们将带给我们无限惊喜。

9、十首。。。怎么样也够了吧??

10、有的教案设计注意到最后的“青蛙”这个细节,还设计了问题:青蛙改成乌龟行不行?这个提问很有意思,这也是这个作品的一个亮点。笔者以为,青蛙比乌龟、蛇、小熊等其他也有冬眠习惯的动物更合适。

11、引用这两首流畅、明亮而快乐的儿童诗,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童心是什么。那一年,圣野62岁,金近74岁,但是在他们的诗歌中,我们读到的是夕阳之心还是活泼泼的孩童之心呢?他们自然不会像段子手一样,作无厘头比拟,让太阳变成公公、大海变成怀抱。圣野依据自己的感受,自然生成“捉太阳”这样的孩童形象。我们读来,水到渠成,并不突兀,更不意外。金近的诗画面生动鲜明,把观看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刻画得历历在目,最后自然地升华到一个比拟——太阳拥有魔法,拥有点金棒这样的完美形象,世界瞬间变得辉煌。

12、不过,更多情况下,追求理学的宋代诗人们,却可能是在反思,是在表达对孩子的爱。

13、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了可以驰骋的广阔天地,孩子们自然能够充分展示他们的天性。宋代对儿童的教育定位,几乎是文人们的一种共识,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

14、诗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对于儿童诗的创作和研究,探讨儿童诗的现状与发展,不应该局限在儿童诗本身,应该在整个世界诗歌(包括中国传统诗歌、中国新诗)的大背景下进行。否则,我们谈诗就失去了依托,缺少了参照与比较,远离了人类的诗歌精神。多年来,中国儿童诗存在就自己的作品研究儿童诗的现状,研究的视野狭窄、目光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鬼打墙”。而且几乎不谈论诗艺及诗的审美,不分析诗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不研究儿童诗创作的发生原理,把大量不是诗的作品当成经典推崇,使儿童诗形成盲目、无序、杂芜和粗劣的生态环境。

15、点评:作者借牧童映照自己,牧童之自由和无欲无求,恰是世人汲汲于名利,戚戚于贫贱的反照,有艳羡,有讽刺,有力量也有感慨。

16、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7、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18、古典诗词大家、九十三岁的叶嘉莹先生,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领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动和召唤,花费近一年时间,亲自为孩子选编、讲解、吟诵218首经典古诗词,包括作者生平的介绍、具体诗句的解释、单字的发音,以及诗词内涵的解读。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文字浅白易懂、亲切自然,蕴含叶嘉莹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真诚热爱,以其仅有的方式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生生不已、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

19、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20、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四、古诗文中含有儿童的诗句

1、点评:本首二联与上文“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有同工之妙。牧童路熟,心闲,故而不急不躁,怡然自得,写出了牧童悠然之状。诗人喜欢写牧童多是着眼于其自在无求、洒脱随意,本诗也不例外。

2、“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点评:这首诗写作者悯物之意,作者小心翼翼呵护小鸟,看它筑巢,不敢惊动儿童来叨扰。作者用心细腻,颇具仁者胸怀,诗虽短小,却极富情味,作者之仁与儿童之嬉相对比,更细腻也更贴心。

5、历史上,关注儿童,描写儿童,莫过于宋代文人,他们写了大量的儿童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当时的儿童观、教育观。现在看来,其中不少还具有先进性,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与汲取。

6、纵笔三首其一(宋·苏轼)

7、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8、还有金色的船,金色的帆

9、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10、点评:这首诗也是写儿童游玩之象,首联渲染背景,二联刻画细节;首联以静动人,二联以动取胜,动静搭配,意象协调,儿童之喧闹和可爱尽入作者眼中,读来煞是有趣。

11、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12、里边精心为孩子收集的诸多外国诗歌是亮点,有自己喜欢的西葡诗人如佩索阿,希梅内斯,巴列霍等。有些诗,比如米拉波桥(lepontMirabeau),并非是为了让孩子一下读懂,而是为了让他们体会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在这个黄钟毁弃的年代,这可以算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播种吧。

13、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14、书中有著名作家胡适、郭沫若、叶圣陶、徐志摩、冰心、高洪波、郑春华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还有精美的绘画插图。对于小学生来说,从诗中感受文学的魅力,从画中领悟作者的心声。真的是一本特别精美的童诗绘本。

15、《田家》(宋)范成大

16、我对GG说:“你闭上眼睛,一边听我念,一边想像一下:水田是镜子照映着蓝天照映着白云照映着青山……”“哦?对的对的,我看到了!”这本诗集念了好多次,几十遍了吧,其中有一次,我念《母亲节》时竟然流了眼泪!好奇怪,短短的诗,可以把我的眼泪催下来,在以前,我从来不知道诗有这般魔力!

17、这是一个家庭游戏,是一个颇有技术含量的音乐创作尝试。儿童在这种生活场景里的专注跃然纸上,由此获得的愉悦和得意也溢于言表。

18、《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19、“听,不要发出声音,听着跟我一起读”,在一首台湾作家林金枝的《我家的弟弟》中,孩子们静静地感受着这“流动的文字”,短短的几行,将“担心”声情并茂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20、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

五、含有“儿童”的诗句

1、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2、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3、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4、点评:这首诗是和尚为附赠诸位诗友而选。

5、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7、点评:幼女无知才更可爱,学其形而不知其意,更增生活情趣。作者欣赏之眼,幼女可爱之态,跃然纸上。杜甫《北征》诗,有类似诗句,其女学母亲化妆之句也很动人。如下“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10、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11、无难度写作,是一种贫乏傻痴、自我膨胀的恶劣品性“。无难度写作”的泛滥,在儿童诗领域,确是重灾区。写作者从不自律,丧失责任和良知,把粗制滥造的产品推给孩子,然后获取丰厚收益,这和那些毒奶粉、毒食品制造者,有什么两样呢!

1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点评:牧童何以受诗人看重?无非是其自由、洒脱和恬淡吸引了诗人。这首诗据传是吕岩所做,暗含潇洒不羁之意,飘飘若脱尘之仙。

14、《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5、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6、金近在20世纪50年代就告诫我们:“儿童诗也是诗,所不同的,就是读者对象是孩子。孩子正需要我们告诉他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儿童诗的功能自然不仅仅是教育的,但是儿童诗的写作和阅读,不能脱离文学审美的根本——那就是感动,也就是作家情感力量的冲击。情感是文学审美的钥匙,正如北岛所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个人的情感,总是一个人品质的最好的试金石,它总是毫无遮拦地出现在作品中,无论如何是掩藏不了的,除非你写的不是文学。

17、是因为通篇强烈的动作感、节奏感?孩子们读了课文,可以根据实际经历去验证:文中的雪地,是厚厚的积雪呢?还是薄薄的积雪呢?太厚了可能就陷进去了,太薄了,又影响画的效果。

18、回乡偶书二首其二(唐·贺知章)

19、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0、释义: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