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也许是在他给自己的三千弟子讲课或者聊天时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却被他的弟子整理辑录在《论语》这本书中,流传千年。
2、一生都耗在追求外在的物欲,最后他人生也会很悲哀
3、假如什么时候都是看成绩、看功利,更重要的心灵,反而很难看到!
4、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5、(国学小修行)中庸之道
6、经营家庭与事业,要有听真话的雅量,不能长粉饰太平的风气!
7、孔子把“周”用来形容君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理解为——君子平等地对待任何人,不偏不倚,不远不近,不亲不疏。儒家思想中,倡导“中庸之道”,君子就像是一个圆圈的圆心一样,他们对待人没有任何的偏袒,处理人际关系,四平八稳,和所有人都保持相同的距离。
8、事非宜,勿轻诺。轻诺者必寡信!
9、《群书治要》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智慧!
10、教育的目的是成就德行,成就定力、智慧!
11、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
12、假如没有经典提醒我们,生活中颠倒的部分太多了!
13、我们看第二册一百九十三页,有一个事例也可以彰显,甚至更让我们理解这一段话。一百九十三页,第一行。
14、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
15、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
16、要跟一切有缘的人结善缘,要善了每一个因缘
17、年轻人还没付出,就已经很安逸、懒散就麻烦了
18、《曲礼》:“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19、一个团体里大家都不敢讲真话,那这个团体的大患就要到了!
20、“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要节制欲望,不可以放纵。
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君子与小人之区分
1、例如,北宋新旧政党的斗争非常激烈。苏轼对新党和旧党势力的态度是“周无壁”。作为一个客观的是非问题,结果遭到了双方的痛恨。因此,君子常被世人误解,付出沉重代价,正因为如此,绅士才是宝贵的!
2、而北宋后期,保守党与改革党之间的斗争,已经上升到比而不周的境地了。国之将倾,由此而来。
3、一个为政者要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4、我们所有遇到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招感来的,怨不得任何人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现在人没有这些提醒,都好高骛远!
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与人相处,也要靠至诚的心来交感、来感动彼此
7、“周”就是,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
8、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9、君子出于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会有任何的成见或私心,而小人出于私意,往往容易结党营私。
10、孔明先生教育他的后代讲,“非学无以广才”
11、古人有提醒,要建立信任了才好劝,不然,劝了之后,对方会觉得你毁谤他!
12、认真理解孔子这两句话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上进行纠错,从而改变认知,引导我们的行为。
13、《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
14、刺激消费其实是不对的,人应该知足,人应该量入为出
15、《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16、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中,假如没有敦伦尽分,就是不孝!
17、古之圣王都是诚惶诚恐接纳劝谏,而暴君都是刚愎自用!
18、使国家兴盛的君主,欢喜听闻他的过失;而荒乱的君主喜欢别人赞誉他!
19、君子把周围的人都当作合作伙伴,亲近他们,团结他们。小人把周围的人都当作竞争对手,不但敌视他们,还喜欢拉帮结派,攻讦异己。
20、何谓君子,何谓小人,此关乎人品,交朋友,乃至国家党派的大事,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英语翻译
1、很多国家选取人才,用考试制度。请问大家,德行能不能考出来?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见《论语•为政》。周:团结。比勾结。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团结,却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却不团结。孔子认为君子以“义”合,所以团结就牢固持久;小人以“利”合,所以只是一时的勾结。这两句话若赋予新的思想,对我们择朋交友仍有积极意义。
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4、一念之差,祸福就天壤之别。
5、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道:“周,普遍也。比,偏党也。”“周”、“比”两字都有与人亲厚团结的意思,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周”是为了公,“比”是为了私。君子办事与人团结在一起,是出于公心,而不为私。在平时的修养中,也是去其私心,存其公心,不会为了私利与人勾结在一起。这就是“周而不比”。而小人办事,汲汲于名利,而不为公。闲暇无事时,心中所想的,也是有私无公,为了趋近利益而与人狼狈为奸结为党羽,一旦利不合,就会马上翻脸,甚至互相落井下石。人处在社会之中,难免会有群体合作的时候,如何合作,君子与小人之道各有不同。
6、但是到了孔子的这句话里面——小人比而不周,“比”字就成了贬义词,和小人的关系划上了等号。两个人步调一致,组成了少数人的小集体,因为共同利益而走到一起,未免就要动歪心思,干坏事,于是引申为蝇营狗苟,结党营私。
7、《论语》当中说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仁者寿”是有道理的,长寿很重要的几点:慈、俭、和、静!
9、《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10、古人看事情很不一样,他不是只看眼前的问题,(不论现行,而论流弊...)
11、(患者来信)一封烫伤患者的来信
12、孔子在《论语》当中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从这里我们就看出,君子跟小人修养的差异在哪里。其实“周”、“比”,主要就是公跟私的关键点、义跟利的关键。包含周跟偏,“周”就代表君子以大局为重,时时会考虑周到、考虑整体;但是小人偏心、偏袒、姑息了,就会造成这些现象。古人在注解当中这个“周”的体现,也是他的行为都是符合忠、信;“比”就是阿党营私。“义不比党”。
13、把这两句话综合起来,意思就很完整了:君子因为心里干净、没有私心、没有愧疚,所以无所畏惧,待人处事坦坦荡荡,泰然自若;而小人因为有难以见人的小心思,心里是惶惶不安的,他们通常会用比较夸张的表现来掩盖这种感觉。于是张扬跋扈,骄躁横行,其实他们内心是虚弱的,经不起拷问。
14、而这句所谓的君子的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讲的是君子会团结周围的其他人,但是却不会互相去比较,而小人就会互相去比较,却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团结。周就是团结的意思,比就是比较的意思。我觉得这句话说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15、“听忠难,从谀易”。我们从内心深处真的改正心境,不要好面子,不要好听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