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莲说优秀板书
1、合作探究: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2、下面,同学们能不能运用你的表情,再读一遍?(脸上带着喜爱的表情,再来读读看!)
3、花中四君子(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
4、第二个教学板块:助读,明君子之德
5、(过渡)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通常是把“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因为它们的花朵色淡香清,且多生于幽僻之处,因此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但是,自从周敦颐的《爱莲说》问世,人们心目中的花中君子便变成了莲。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6、这种导入,在语文中有谜底导入,在理科中悬念导入,就是教师提出一个比较有悬念性的问题,考生在问题中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
7、语文老师,玩的就是文字游戏。锤炼课堂语言的功夫要达到一定的境界。
8、第三个教学板块:析读,议作者之志
9、蕃()淤泥()濯()清涟()蔓()净植()亵玩()焉()
10、(设计意图:从文言的角度学习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1、生:含苞待放。(众笑)
12、师:“香”是?(生答:香味)“远”呢?(生答:远远地)远远地怎么样?
13、师:(幽默地)王凯庭同学思维与众不同,别人“少”他“多”。(众笑)这个词,如果解释为“少”就一定读xiǎn。另外,这个词我们经常组成一个成语,知道吗?鲜——可能深一点了,我写第二个字(板书:为。生恍然:鲜为人知)对。(板书:人知)什么意思?(生答:少人知道)以后遇到还会读xiān吗?(生答:不会)读什么?(生齐答:xiǎn)。下面考考你们,文章的标题里你觉得哪一个字最重要?(生纷纷答:说、爱、莲)全重要?不要看老师眼色。(众笑)我觉得有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思路和——不说了。
14、“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重义
15、(1)找出不会翻译的字词,学生交流。
16、■“亭亭净植”中重读“净植”,可以突出莲的美好风度
17、地点:广东省东莞东方明珠学校
18、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19、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牡丹”来衬托莲花。作者写陶渊明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0、文学功底厚,出口成章。教法新颖别致,课堂应变能力强。讲解生动形象,教学成绩优良。(玫瑰)(玫瑰)
二、爱莲说板书设计图片ppt
1、过渡:以上是写莲也就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2、小结:因为菊的品性和陶渊明的人格相似,所以,人们把菊比喻为“隐逸者”。
3、自学指导二:阅读第一自然段,圈点批画,完成下面问题。时间2分钟
4、在宋代有一位大哲学家钟情的是莲花,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流千古,这个人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
5、一下?解释一下“君子”的意思?
6、师:你怎么知道是少?(启发地)“菊之爱,陶后”是谁之后?(生答:陶渊明之后)“闻”是?(生答:听)“鲜”就应该是?(一生答:多;众生纷纷纠正:少)是多还是少?
7、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8、因此,我们追求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高境界
9、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10、(2)“莲”与“君子”既然有如此多的相似点,那作者写莲也是在写君子,这种表现手法是“借物喻人”
11、(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12、高度的概括,内在的逻辑一目了然。
13、师:其爱莲成癖可见一斑啊,不但爱,还得讲讲爱得道理,正所
14、时间:1999年11月18日
15、学习名篇《爱莲说》,主要完成三件事:
16、这个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的高度概括的能力,并且注意形式上是章回体。
17、新课引入部分为课前板书,作为附板书,一般写在黑板的四周,可以擦掉的,而当堂板书为正板书,一般不能擦掉,一直留在黑板中央,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18、(1)学生自主赏析语句,交流结果,相互点评
19、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0、当然学习需要讲方法的,现在不是有一些树杈法,思维导图吗?当然基本都是先抓主线,再去延伸之类的。
三、爱莲说板书设计图片在稿纸上
1、生:(部分)纯洁。(板书:纯洁)
2、生:正直。(板书:正直)
3、“君子”一词,很早就大量见于先秦儒家典籍中:
4、生:褒义词,应该用“高贵”。(板书:高贵)
5、(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帮助学生理解“菊”与“隐逸者”间的关系,为衬托手法的学习做铺垫,同时积累一点文化常识。)
6、多学习,让内涵更丰富,让魅力更无穷。多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时俱进,让胸襟更广阔。多传承传统美德,多传播正能量。多沟通多鼓励多来点幽默的润滑剂,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意、表现欲,张弛有度,宽严相济。放得开收得拢,在正规的教学轨道上潇洒任性。任性出青春的活力与神采,忘记自己:廉颇老矣;记得自己:青春飞扬!(玫瑰)(玫瑰)
7、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你从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请用文中语句回答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漬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和“花之君子者也”。(学生黑板板书)
8、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让学生注意
9、释义:蕃——多、染——沾染、濯——洗涤、清涟——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植——立、亵——轻慢、鲜——少
10、(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句式特点,把握莲的形象。)
11、同学一边读一边译,对照课下注释,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译读全文,把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标注出来。
12、学习莲花的高洁品质,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3、教学内容驾轻就熟,讲解深入浅出。教学语言亦庄亦谐,亦经典亦通俗,亦有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亦有接地气的下里巴人。既兼顾高才生的审美雅趣,又兼顾待进生的领悟能力。讲解既切中要害又不呆板,互动既高调肯定优秀生,又诚恳鼓励后进生,打造民主的 、和谐的 、 宽松的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玫瑰)(玫瑰)
14、这种导入法最为常见,也最为实用,不需要很多技巧和准备,开门见山的说出要学习的内容。
15、这个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握游黄山的行踪。
16、古诗文中经常提到‘花中四君子’,哪位
17、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习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
18、让学生起来划分停顿,并说说理由。
19、哪些句子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
20、蕃()濯()亵()玩淤()泥清涟()噫()
四、爱莲说钢笔行书
1、造句:我爱(),因为它(),恰如()。
2、师:“而”字怎么解释?(部分生答:但是)怎么知道是“但是”?(生答:下面有注解。)假如老师给一句没注解的(提示齐读并板书:学而不思则罔),你还译为“但是”吗?(生纷纷举手,师指定)
3、温故知新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例: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也学习过我国的气候特点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还知道我国降水的空间总趋势是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其实这些特征,都影响着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我们国家的河流和湖泊。
4、2)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的理解确实深刻了,那大家看看同样是衬托,角度有什么不同?
5、从立意看,两文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但前者是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后者则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6、同学们没有疑问了,老师想请一位同
7、君子的品格,那他是不是这样一个人
8、本文写作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衬托,用菊花,牡丹,来衬托莲,从而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9、师生交流明确:作者欣赏菊,但不愿像陶渊明一样消极避世,以求不染尘埃;慨叹世人追捧牡丹,鄙弃这种追名逐利之风;作者自己愿意像莲一样,在污浊的尘世中保持自己清高的操守。
10、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下面我们找同学读一下这几个句子,看看同学们从中能否发现停顿的规律。(大屏幕上出示)
11、师:是“予”还是“谓”?
12、师:正确。你总不能说:医生的喜欢治疗(众笑),这成什么话?那就变成日本人了。(众大笑)同学们在“之”字旁注上,记牢。再往下,有没有难理解的?(大部分答:没有;一生说:有)请有的同学说。
13、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两个陪衬,三种类型。作者以(莲 )作为线索把全文连缀成篇;而两个陪衬是指用(牡丹 )和(菊花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的君子 ),(追求富贵的人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 )
14、(5)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生活志趣。(安贫乐道)
15、师:第一部分是澳门半岛;第二部分是——(部分生答:凼仔岛)对,凼仔岛;第三部分是路环岛。三部分靠什么连接起来呢?
16、生:(大部分)澳门回归祖国。
17、这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但是在考场中,由于只有一篇课文,前后联系有些困难,如果准备充分,可以考虑使用。
18、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19、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20、师:补充完整,突出莲花的——(生答:突出莲花与众不同的品质)非常好!老师再问,最能概括作者对莲花赞美的一句是?
五、《爱莲说》板书
1、周敦颐把“莲”誉为君子,这是多么高的赞誉啊!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2、晋代的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辞官归隐田园,诗人种菊,食菊,赏菊,颂菊。菊,不与桃李争辉,不与群芳斗艳,酷爱霜秋,独居深山野外;陶渊明,不慕名利,不羡繁华,归隐田园,独守清高操守。陶渊明超凡脱俗的人格和菊的品性是相似,陶渊明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菊因陶渊明而成为隐士的象征。
3、用名和灵来比 ? (回答)馨。
4、听录音朗读课文,教师做如下指导: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6、生:(部分)代表三个岛。
7、教师讲解: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出示南阳诸葛庐图)
8、师:概括一下,“喜欢”属于哪方面的?
9、结尾段(调整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或相似点的事物上,这就是托物言志,
11、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12、注:为保持铭文句式工整和押韵的特点,本文兼用意译。
13、师:“濯清涟而不妖”呢?
14、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
15、你发现停顿的规律了吗?
16、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这种文体现代还用吗?——座右铭。
17、例:语文课文《桃花心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一同感受林清玄的生活感悟。
18、(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帮助学生理解“牡丹”与“富贵者”间的关系,为理解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批判做准备,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一点文化常识。)
19、老师重点强调:濯(通过造字法来让学生记住意思,大屏幕出示“濯”,金文(水)(羽毛)(隹,小鸟),造字本义:小鸟在水边梳洗、整理羽毛。)亵(执是拿、抓、摸,“亵”字是“执”字包在衣服里,原指在别人衣服里面即身体上抓摸,调戏作弄。在古人眼里,触摸他人身体是极不尊重的行为。这样学生就能记住“亵”的意思是亲近而不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