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三礼
1、青春之于我,当“崇德修身”,这就是我的立“身”。古人所推崇的最高道德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习近平也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2、儒家曾经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作为人生终极价值观。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奋斗。孔颖达解说:“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赋予了这段话以时代意义,也确立了古代名垂青史的价值标准。
3、就是因为:人能结合成社会群体,而它们不能结合成社会群体。人为什么能结合成社会群体?就是因为有等级名分。等级名分为什么能实行?就是因为有道义。
4、学会调整,不改初心,持续努力,即便我们的人生不曾辉煌,我们也会无怨无悔。
5、事,业必有事,事成,业才可以成。事,泛指一切事务,而业也指人之外的物,因此事和业息息相关。比如事业、事情、职业等等。孔子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事和言有关联但又有业的区分。因此立业和立言也大有不同。言用以指导和流传,事和业则主要是基础和当下。
6、《不拼现在,拿什么赢将来》 作者:(美)梅杰·卡尔霍恩
7、“三礼”指《仪礼》《周礼》和《礼记》。《礼经》在汉朝的“五经”里指《仪礼》,主要讲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所以汉朝叫《士礼》,晋朝始称《仪礼》。此外还有两部讲“礼”的《周礼》和《礼记》。东汉郑玄给这三部礼书作注,合称“三礼”,都取得“经”的地位。唐朝称“五经”时,《礼》指《礼记》,称“九经”时则包括“三礼,,。
8、从“三礼”来观察,礼包含了中国人的礼仪、制度、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是社会运行、国家发展的重要规范和保障。
9、“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指《周礼》、《仪礼》和《礼记》。“三礼”之学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
10、以《礼记》的开篇《曲礼》为例。如果没有读过《礼记》,或者没有读过《礼记》注释的人,往往会被“曲”的字面意思误导,那么,《曲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谈歌曲谈音乐的?或者是讨论曲折之礼?其实都不是。这个“曲”,是指蕴含在那些微文细节里的礼,也就是说,《仪礼》里规定的一些礼制内容,是非常细微的,阐释这些细微礼节,就叫“曲礼”。如《曲礼》中谈到,“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叔嫂不通问,诸母不漱裳”,里面均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礼节,非常琐碎,规定又极细致。
11、懂得了事物的客观原理,则可顺而任事。叶适说:“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吾顺之者也”。天地乾元,顺则万物自育。风调雨顺,则百姓和乐,顺乎天则应乎人。顺,必须首先知道顺什么?顺就是了解事物的规律和方向。并立即从中分辨出它的核心元素,找到源头和目标,然后顺而入局,从容不迫。顺让我们注重当下,调整自身,然后奋起,勇而任事。顺道而行,则事可成。
12、什么成功?笔者认为,基础层面,个人潜力得到发挥,职业目标得到实现,敬业乐业,就是成功;往大的说,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人。
13、“立道”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崇德,二是敬诚,三是立志。
14、一曰坚守诚信。坚守诚信,就是坚守气节和操守,也是坚守做人的根本,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人无信不立”,讲信誉、守诚信是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也是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它包含着忠诚于自己和诚实地对待别人的双重内涵。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道德,也是做人做事的职业道德。重诚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15、立功,就是严谨做事。《说文解字》说:“功义为用辛劳安定国家的功绩、功业。从力从功,亦劳作之意。”“立功”不仅限于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仍然可以建功立业。立功要做到三个方面:
16、所谓君,就是善于把人组织成社会群体的意思。组织社会群体的原则恰当,那么万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合宜安排,六畜都能得到应有的生长,一切生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寿命。所以饲养适时,六畜就生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殖茂盛;政策法令适时,老百姓就能被统一起来,有德才的人就能被使用。
17、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18、律可谓理也,理成则道立,同理心即同道心。老子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是为道中有理。宋明理学即为探讨天道性命的学问。二程有“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理是永恒的,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本气具”学说。并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是为理中有道。同时,理中还包涵西方学说中的理性原则,代表的是一种客观原理,定理。
19、我给出了三个词:立志、立德、立功。
20、孩子童年最易调教,故要在儿童进入少年的时候,行成童礼以教之。“告别童年,感恩立志”是成童礼的礼仪。成童礼能促使学生初中阶段树立明礼、中信、孝义等多方面的传统理念,并立下报效国家的大志。
二、人生四礼分别是
1、对于我而言,确切的说,现今指引我的的人生说教则为:立“志”、立“行”、立“身”此三立。
2、内与外:内外有别,对己严,对人宽,正人先正己,律己方能律人。
3、我的青春我的梦——我的人生“三立”
4、婚姻是人生大事,但为什么需要婚姻呢?古人给的答案是“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也就是“婚姻是两个家庭的联合,上要奉祀宗庙,祭祀祖先,下要繁衍后代,将家风家业传承下来。”所以古代没有自由恋爱,因为婚姻的内核不是爱情,而是“合二姓之好”,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跟新婚夫妇的感情没有关系。
5、也表达了青年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6、内容简介:真正有价值的宝贵知识,是那些历经时间的洗礼,沉淀为旦古不变的黄金定律。本书精选的50条金科玉律,浓缩了人类智慧的精华,内容涵盖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它们,可以领悟职场的玄机奥妙,可以参透生活背后的真相,可以洞悉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从而在社会生存中无往不利。
7、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我认为,立德做人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8、首先是立志。中国人讲究“功崇惟志”。与志向相关的词有很多,理想、梦想、野心等等,时国人喜谈“初心”,指的也是志向。当下,很多年轻人行事迷茫,抗压能力差,主要是在立志方面出了问题。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个年轻人,求学之路一帆风顺,小学名列前茅,后来读重点中学的重点班,考的是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顺利考研。问题出在踏入社会后,先是不愿就业,后来父母帮忙找了几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做不长,且抱怨多多,最后干脆回家啃老,打死也不愿出去工作。悲剧乎?究其根源,是年轻人没有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9、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代名君贤臣、英雄豪杰、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声调、不同的方法去唱响这人生“三部曲”,共同创造了炎黄子孙的道德文明史。
10、由于“三立”都是为立本体而展开的,因此用元来代替本,元即本也。《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宇宙洪荒,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见素抱朴是为立元。
11、立功而不居功,立功就是奉献,不是索取。立功是无私的付出,是用血汗著书,是用心灵开路。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功无止境。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想的美丽,清淡的高风,凸平的亮节。
12、德行的力量,更多的时候,是隐性的,积累式的。我们不能指望靠德行一夜暴富,也不能靠德行一夜成名。但是,德行让我们的内心无比充实,让我们的前行无比踏实。德行,是我们每个人的基础力量。
13、实,即实在,实际,头顶有盖,中间有粮食,脚下有财富,三点均有,称作实。实,也有符合客观情况,植物结的果的涵义,还有富足和充满的意思。如实业、创业皆有同等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都是说明业的结果。“实”,是虚之反。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实用理想主义,中国的道和德都可以拿来用,比如道化天下,德蓄人群等等。颜元提出了“真学”、“实学”的主张,认为尧舜周孔时代的学术便是“真学”、“实学”,它并非仅仅是一种个人修养。实践、实用、实证一旦回到真的本身,产生的实的物质是强大的。西方的科学几乎都是来自实践和实验。
14、随着时代的演进,《礼记》的地位越来越高。《礼记》中,有两篇很重要的文章《大学》和《中庸》,被宋代的礼学家专门抽出来,重点进行阐释解读。这一做法从“二程”就开始了,朱子则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集合在一起,编成了一部书,叫做《四书章句集注》,“四书学”由此建立起来。后来,“四书”就成为新儒家的一个经典。
15、人生第六大礼:成人礼——人格独立,担负使命
16、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先易后难。
17、“青春”是多么的绚烂多姿,谱写着一个又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梦想,挥洒着斗志昂扬的激情,编织着色彩斑斓的未来。作为团员青年,肩负着国家的历史和使命,在实现自身理想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担当和责任,要将自己实现自己的“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交织在一起,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18、《礼记》的内容非常庞杂,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礼学的百科全书。
19、当有人问我青春为何物?
20、无耻,寡廉鲜耻无羞耻。
三、人生三礼是哪三礼
1、元为静,而气为动。元是气的基础,气是元的表现,也是道的表现。天地之间,一气以贯之,气在天可为云雾风雪,在地可为草之精,虫之华,水之皮。在人可流贯于情之喜怒哀乐。气之静,可为大地,可为大地之水土,气之流,可为天空,可为天空之风云。气之于人,志者得浩然之气,乐者得欣然之气,悲者得悯然之气。精气元气可采之于山川,财气运气可得之于人群。此可谓道在万物中,气亦在万物中矣。
2、古圣先贤曾提出“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唐代学者孔颖达对“三立”作了精辟的阐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简单地三句话,三十三个字,把人生标准精确到极致。于是,“三立”有了定论,在中国古今成为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3、《周礼》是儒家经典,为周公旦所著,《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4、人生第九大礼:祭礼——祖先永在,后人永志
5、静能生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6、万事德为先,品德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是行事的根本。根本崩溃,万事皆空。
7、世道,即人世间的道路,泛指纷纭万变的社会状态。《列子》:“方其荒於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人间万象,安危都在瞬息万变之间。故苏轼有诗:“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沈约在《七贤论》中业说:“神才高杰,故为世道所莫容。”这个世道就是指整个社会状况、风气、世间、社会,或者说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风尚。人是群居物类,人必须在整个社会上生存立足,经营好世道人心,才能“明道、立道”,才能在纷纷纭纭的世界中找到自我的安身立命之道。
8、上周,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们采访我,采访题目是:请校长结合个人经历,对即将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给予一些指导意见。
9、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
10、然后我们来说说人生三立之“立业”。
11、后悔药(有钱难买后悔药);
12、什么是礼,礼的作用是什么?所谓礼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交往中一种礼节丶礼貌。人们在互相交往中,无论在大型的社会活动中或在个人的家庭生活中,无论对长丶老丶妇丶幼,无论是亲朋好友,无论是下属丶领导都要互相尊重,讲究仪容丶仪表丶言词丶语气,形成个互相原谅丶互相谦让,团结和谐的局面,使每件事丶每项工作都在团结友爱中完成。
13、立德做人是立功、立言的前提和基础,明代学者高攀龙曰:“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人,乃第一要义。”做人的涵义宽如天海、深若渊薮。古今很多人都在研究它,每个人都在实践它。
14、再说你三个舅舅心胸也不宽,没有娘那有儿子,只娘九月怀胎的痛苦,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光这养育之恩就一辈子不止不完,如今亲娘死了,过去的一切矛盾都变成了鸡毛蒜皮,在办丧事送老母归天的大事面前去拉伙与外甥计计较较,只能为这做舅的呵呵了!
15、情与理:感情服从理性,理性服从法纪;
16、不回礼的情况。我国是礼仪之邦,向来崇尚礼尚往来,随礼嘛,我今天来了,捧个场热闹一下,下次你来,也捧个场,大家聚聚。对于那些不知道回礼的礼,下次坚决不要随。
17、位,从人,从立。本义站立,引申指独立。“人”与“立”联合起来表示一个人站立时候的专属空间。如,大臣上朝时所占据的独立空间,如皇位,指大的独立空间,还有职位、地位、高位等组词同样具备这种涵义。如工业、农业就含有占据所有的工和农的位置的意思。登大位、创大业都和占据空间有关系。《易·系辞上》:“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18、无知,孤陋寡闻无知识;
19、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0、圣明帝王的制度:草木正在开花长大的时候,砍伐的斧头不准进入山林,这是为了使它们的生命不夭折,使它们不断生长;鼋、鼍、鱼、鳖、泥鳅、鳝鱼等怀孕产卵的时候,鱼网、毒药不准投入湖泽,这是为了使它们的生命不夭折,使它们不断生长。
四、人生六大礼
1、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由几种礼仪组成,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这样,对一个新生命的迎接过程,才算完成了。